一種用於醫用導管的送管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2:30: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醫用導管的送管裝置,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醫用導管一般是塑料或橡膠製成的細長管,醫用導管通常與其他醫用部件相配合,製成輸液器、導尿管、肝素管等等。工業上的醫用導管使用前需要根據需要截斷,這時需要把醫用導管平直送出,為減少細菌感染以及加快送管效率,一般都採用機械設備自動送出醫用導管。
現有技術中,醫用導管一般纏繞在料輪上,料輪能夠自動轉動,料輪轉動把醫用導管送出,但是料輪採用間歇式的運動方式,而且速度很快,每次送出醫用導管後,醫用導管都是呈現鬆弛狀態,取管機構直接拉動鬆弛的醫用導管容易出現纏繞、打結的現象。如果讓取管機構與料輪同步運動,由於醫用導管是纏繞在料輪上,料輪每次轉動送出的醫用導管長度並不一致,因此很難控制料輪的轉動頻率與取管機構保持同步,因此需要設計複雜的機械結構來配合併且控制編程繁瑣。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避免醫用導管纏繞、打結,結構簡單,容易控制的用於醫用導管的送管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於醫用導管的送管裝置,包括:料架、纏繞有醫用導管的料輪、驅動源一,驅動源一在機架上驅動料輪輸送醫用導管,料輪連接一能夠從料輪獲取固定長度醫用導管的儲料機構,儲料機構連接一為輸送醫用導管提供輔助驅動力的備料機構,儲料機構包括:用以控制醫用導管運動方向的第二轉輪、用以儲存固定長度醫用導管的儲料輪,第二轉輪設置在一機架上端,儲料輪架設於機架內側面兩者滑動連接。通過設置儲料機構能夠使得醫用導管保持一定張緊度,不會纏繞、打結;設置備料機構為待取醫用導管提供一定驅動力,減少長距離輸送醫用導管時醫用導管因為重力以及儲料輪的重力而導致張緊力過大,導致醫用導管變形。
進一步地,備料機構包括:為醫用導管提供驅動力的旋轉輪、控制旋轉輪旋轉量的配重輪,旋轉輪設置為能夠對醫用導管形成摩擦作用的雙輪結構且安裝設置在機架上端,配重輪架設於機架的一滑杆兩者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機架內側面設有用以儲料輪升降滑動的滑道,滑道的上端設置用以檢測儲料輪向上行程的第一感應器,其下端設置用以檢測儲料輪向下行程的第二感應器。滑道上下端分別設置感應器,醫用導管在儲料輪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兩端的感應器距離固定,則儲存的醫用導管長度固定,解決直接用料輪放料能以有效控制放料長度的問題,同時放出的導軌具有一定的張緊度不存在纏繞、打結問題。
進一步地,機架鄰近料輪的側面中間位置架設使得醫用導管水平滑動的第一轉輪,機架鄰近備料機構的上端設置使得醫用導管豎直滑動的第三轉輪。
進一步地,配重輪兩端分別穿設一滑槽,滑槽下端固設用以檢測配重輪下降位置的一凸出塊。
進一步地,旋轉輪軸接一驅動源二,驅動源二固設在機架鄰近備料機構的上端。驅動源二可以為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氣缸驅動機構,優選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能夠準確控制旋轉輪的轉動量,避免驅動過多的醫用導管移動。
進一步地,第一轉輪設置引導醫用導管滑動方向的導向輪。
進一步地,配重輪下方的機架上固設用以同凸起塊相配合的配重感應器。設置配重感應器與配重輪的凸出塊相配合,使得取管組件夾取醫用導管時,醫用導管的張緊度保持恆定,並且由於旋轉輪的驅動醫用導管承受的拉扯力較小,能夠有效避免醫用導管變形。
進一步地,料輪軸接驅動源一,驅動源一固設在料架側面。驅動源一可以為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氣缸驅動機構,優選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能夠準確控制旋轉輪的轉動量,避免醫用導管放料過多。
進一步地,料架在上端和下端分別安裝有料輪,兩組料輪分別連接一組儲料機構、一組備料機構。同時送出兩組醫用導管,能夠加快後續的裝配效率,根據需要也可以設置三組甚至更多的料輪以及儲料機構、備料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設置儲料機構能夠使得醫用導管保持一定張緊度,不會纏繞、打結;設置備料機構為待取醫用導管提供一定驅動力,減少長距離輸送醫用導管時醫用導管因為重力以及儲料輪的重力而導致張緊力過大,導致醫用導管變形。備料機構設置配重感應器與配重輪的凸出塊相配合,使得取管組件夾取醫用導管時,醫用導管的張緊度保持恆定,能夠避免醫用導管變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儲料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儲料機構裝配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備料機構裝配示意圖。
附圖說明: 1-料輪,11-驅動源一,2-儲料機構,21-第一轉輪,22-導向輪,23-第二轉輪,24-儲料輪,25-感應杆,26-第一感應器,27-第二感應器,28-第三轉輪,3-備料機構,31-旋轉輪,32-驅動源二,33-配重輪,34-滑槽,35-第四轉輪,36-配重感應器,37-滑杆,4-料架,5-取管機構,6-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相反,本發明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發明的精髓和範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發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發明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明。
如圖1-2所示,一種用於醫用導管的送管裝置,包括:料架4、纏繞有醫用導管的料輪1、驅動源一11,所述驅動源一11在機架6上驅動料輪1輸送醫用導管,所述料輪1連接一能夠從料輪1獲取固定長度醫用導管的儲料機構2,所述儲料機構2連接一為輸送醫用導管提供輔助驅動力的備料機構3,所述料輪1軸接驅動源一11,所述驅動源一11固設在料架4側面。所述料架4在上端和下端分別安裝有料輪1,所述兩組料輪1分別連接一組儲料機構2、一組備料機構3。
如圖3-4所示,所述儲料機構2包括:用以控制醫用導管運動方向的第二轉輪23、用以儲存固定長度醫用導管的儲料輪24,所述第二轉輪23設置在機架6上端,所述儲料輪24架設於機架6內側面兩者滑動連接。所述機架6內側面設有用以儲料輪24升降滑動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設置用以檢測儲料輪24向上行程的第一感應器26,其下端設置用以檢測儲料輪24向下行程的第二感應器27。機架6鄰近料輪1的側面中間位置架設使得醫用導管水平滑動的第一轉輪21,機架6鄰近備料機構的上端設置使得醫用導管豎直滑動的第三轉輪28。所述第一轉輪21設置引導醫用導管滑動方向的導向輪22。
如圖5所示,所述備料機構3包括:為醫用導管提供驅動力的旋轉輪31、控制旋轉輪31旋轉量的配重輪33,所述旋轉輪31設置為能夠對醫用導管形成摩擦作用的雙輪結構且安裝設置在機架6上端,,所述配重輪33架設於機架6的一滑杆37兩者滑動連接。所述配重輪33兩端分別穿設一滑槽34,所述滑槽34下端固設用以檢測配重輪33下降位置的一凸出塊。所述配重輪33下方的機架6上固設用以同凸起塊相配合的配重感應器36。所述機架6在配重輪33上方鄰近取管機構5架設第四轉輪35。所述旋轉輪31軸接一驅動源二32,所述驅動源二32固設在機架6鄰近備料機構的上端。
工作原理如下:料輪1在驅動源一11在驅動下轉動,醫用導管依次經過第一轉輪21、第二轉輪23在儲料輪24的重力左右下下降,進而儲料輪24的感應杆25碰到第二感應器27,說明儲料完成,料輪1停止轉動。進而取管組件夾取依次穿過第一轉輪21、第二轉輪23、第三料輪1、旋轉輪31、配重輪33、第四轉輪35的醫用導管,醫用導管在取管機構5的帶動下移動,進而拖動配重輪33上升,凸出塊脫離配重感應器36,進而旋轉輪31在驅動源二32的作用下轉動,旋轉輪31設置為雙輪結構,能夠對醫用導管形成有效摩擦力,使得醫用導管隨著旋轉輪31的轉動而運動,進而配重輪33下降,凸出塊接觸配重感應器36,旋轉輪31停止運轉,配重感應器與凸出塊相互配合使得醫用導管保持恆定的張緊度。隨著醫用導管在旋轉輪31帶動下平移,儲料輪24上升,當感應杆25碰到第一感應器26,說明儲料用完,料輪1轉動供料,進行儲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