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育秧基質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9-15 07:17:00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育秧基質的製備方法,屬於農業領域。
背景技術:
機插秧是一種新型集約化水稻生產技術,是水稻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模式,而利用標準育秧盤也可稱水稻育秧基質進行標準化育秧是水稻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目前利用育秧盤育秧的多數地區仍以土壤為主的營養土作為介質,因此,就會因育秧取土造成大量耕地表層土的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環境;而且,營養土容重大,搬運過程費工費力;且營養土的質量不穩定,不能標準化,常常造成育秧失敗;上述以土壤為主的營養土作為介質出現的這些缺點限制了機械化插秧技術的推廣。因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研發當地原料來源,獲取有保障、質量穩定的輕型基質,實現標準化生產是進一步推進機械化育秧的關鍵。
目前已有一些育秧基質產品,這些育秧基質產品主要是利用粉碎的稻殼、農作物秸稈等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的高分子保水劑、粘結劑等輔助材料形成。利用這些基質產品與常規營養土育秧相比,雖然會具有操作省工省力、運輸輕便、出苗提前、秧苗質量好等優勢。但是,這些基質同樣存在以下不足:1)稻殼、秸稈等往往分解過快,育秧過程物理性質變劣,特別會造成通氣性不良;2)養分不足,氮磷鉀比例不恰當,育秧過程仍需補充肥料、增加工作強度;3)添加的高分子保水劑、粘結劑,如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醯胺等,在土壤中難以分解,造成土壤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主要以粉碎的秸稈為主原料,添加保水劑等物質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中的秸稈分解過快,使得其物理性質變劣,造成通氣不良,且保水劑等物質難分解,造成土壤汙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將河道汙泥、雞糞和自製的膨化蛭石粉末混合,並加入粉碎的針葉松樹皮進行混合,稀釋河道汙泥中的重金屬,得到混合物料,並對其進行堆肥處理後,向其接種蚯蚓,直至堆肥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後,將其與自製的酸化發酵小麥澱粉混合,即可製備得水稻育秧基質的方法。本發明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充分利用自製的膨化蛭石粉末結合蚯蚓糞,來提高基質的疏鬆性,保證其通氣同時蚯蚓糞還具有保水的效果,而酸化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可調節基質pH值,有益於水稻秧苗生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是:
(1)稱取1~2kg蛭石,將其加入萬能粉碎機中,粉碎並過篩,收集20~40目顆粒,再將顆粒轉入微波加熱器中,以600~800W功率加熱40~60min,出料,靜置,自然冷卻至室溫,得膨化蛭石粉末;
(2)稱取400~600g針葉松樹皮,用1~2L沼氣池上清液浸泡3~5天後,取出浸泡後的針葉松樹皮,將其轉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成木屑,加入盛有1~2L清水的混料機中,再依次加入2~4kg河道汙泥,200~300g雞糞和600~800g上述所得膨化蛭石粉末,以600~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1~2h,出料,得混合物料;
(3)將所得混合物料堆置於避光通風處,在溫度為40~45℃,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條件下,堆肥2~3天,隨後按接種量的10~15%對上述堆肥結束後的混合物料接種蚯蚓,進行蚯蚓養殖,直至蚯蚓將所有堆放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為止,隨後分離除去蚯蚓,得蚯蚓糞;
(4)依次稱取300~500g小麥澱粉和6~8g酵母粉,加入盛有200~300mL去離子水的密封發酵罐中,用消毒木棍攪拌10~20min後,升溫至40~45℃,恆溫密封發酵3~5h,出料,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再按質量比為8:1將上述製備的蚯蚓糞與所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加入混料機中,以600~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30~50min,出料,即得水稻育秧基質。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首先選擇苗床,將苗床選擇於地勢較高、通風透光、灌排水方便的農田,且將其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溝通暢,並在畦面上覆蓋一層地膜,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再將規格為28cm×58cm×3cm,底部孔距為2cm×2cm的軟盤,將其置於苗床上,並將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0~2.5cm厚度後,播種,粳稻每盤播幹種120~150g,溼種175~190g,播種均勻後,從底部對其澆水,使水不流出盤底孔,再輕撒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蓋好種子,保持厚度為0.5~0.7cm,最後覆蓋無紡布,用小土塊壓緊,防風吹起,並對其進行養護,可發現,可提前出秧1~2天,秧苗整齊,根系活力高,葉片寬大,色澤亮綠,且基質秧苗移栽後無緩苗期。
本發明與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製備的水稻秧苗基質通氣保水性能良好,有助於秧苗出秧;
(2)本發明製備的水稻秧苗基質容重量輕,所含營養物質高,提高了秧苗成活率;
(3)本發明製備的水稻秧苗基質不含不可分解物質,不會造成土壤汙染,保護環境,且製備步驟簡單,所需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稱取1~2kg蛭石,將其加入萬能粉碎機中,粉碎並過篩,收集20~40目顆粒,再將顆粒轉入微波加熱器中,以600~800W功率加熱40~60min,出料,靜置,自然冷卻至室溫,得膨化蛭石粉末;再稱取400~600g針葉松樹皮,用1~2L沼氣池上清液浸泡3~5天後,取出浸泡後的針葉松樹皮,將其轉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成木屑,加入盛有1~2L清水的混料機中,再依次加入2~4kg河道汙泥,200~300g雞糞和600~800g上述所得膨化蛭石粉末,以600~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1~2h,出料,得混合物料;接著將所得混合物料堆置於避光通風處,在溫度為40~45℃,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條件下,堆肥2~3天,隨後按接種量的10~15%對上述堆肥結束後的混合物料接種蚯蚓,進行蚯蚓養殖,直至蚯蚓將所有堆放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為止,隨後分離除去蚯蚓,得蚯蚓糞;
最後依次稱取300~500g小麥澱粉和6~8g酵母粉,加入盛有200~300mL去離子水的密封發酵罐中,用消毒木棍攪拌10~20min後,升溫至40~45℃,恆溫密封發酵3~5h,出料,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再按質量比為8:1將上述製備的蚯蚓糞與所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加入混料機中,以600~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30~50min,出料,即得水稻育秧基質。
實例1
首先稱取2kg蛭石,將其加入萬能粉碎機中,粉碎並過篩,收集40目顆粒,再將顆粒轉入微波加熱器中,以800W功率加熱60min,出料,靜置,自然冷卻至室溫,得膨化蛭石粉末;再稱取600g針葉松樹皮,用2L沼氣池上清液浸泡5天後,取出浸泡後的針葉松樹皮,將其轉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成木屑,加入盛有2L清水的混料機中,再依次加入4kg河道汙泥,300g雞糞和800g上述所得膨化蛭石粉末,以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2h,出料,得混合物料;接著將所得混合物料堆置於避光通風處,在溫度為45℃,空氣相對溼度為75%條件下,堆肥3天,隨後按接種量的15%對上述堆肥結束後的混合物料接種蚯蚓,進行蚯蚓養殖,直至蚯蚓將所有堆放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為止,隨後分離除去蚯蚓,得蚯蚓糞;最後依次稱取500g小麥澱粉和8g酵母粉,加入盛有300mL去離子水的密封發酵罐中,用消毒木棍攪拌20min後,升溫至45℃,恆溫密封發酵5h,出料,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再按質量比為8:1將上述製備的蚯蚓糞與所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加入混料機中,以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50min,出料,即得水稻育秧基質。
首先選擇苗床,將苗床選擇於地勢較高、通風透光、灌排水方便的農田,且將其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溝通暢,並在畦面上覆蓋一層地膜,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再將規格為28cm×58cm×3cm,底部孔距為2cm×2cm的軟盤,將其置於苗床上,並將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5cm厚度後,播種,粳稻每盤播幹種150g,溼種190g,播種均勻後,從底部對其澆水,使水不流出盤底孔,再輕撒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蓋好種子,保持厚度為0.7cm,最後覆蓋無紡布,用小土塊壓緊,防風吹起,並對其進行養護,可發現,可提前出秧2天,秧苗整齊,根系活力高,葉片寬大,色澤亮綠,且基質秧苗移栽後無緩苗期。
實例2
首先稱取1kg蛭石,將其加入萬能粉碎機中,粉碎並過篩,收集20目顆粒,再將顆粒轉入微波加熱器中,以600W功率加熱40min,出料,靜置,自然冷卻至室溫,得膨化蛭石粉末;再稱取400g針葉松樹皮,用1L沼氣池上清液浸泡3天後,取出浸泡後的針葉松樹皮,將其轉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成木屑,加入盛有1L清水的混料機中,再依次加入4kg河道汙泥,300g雞糞和800g上述所得膨化蛭石粉末,以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2h,出料,得混合物料;接著將所得混合物料堆置於避光通風處,在溫度為45℃,空氣相對溼度為75%條件下,堆肥3天,隨後按接種量的15%對上述堆肥結束後的混合物料接種蚯蚓,進行蚯蚓養殖,直至蚯蚓將所有堆放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為止,隨後分離除去蚯蚓,得蚯蚓糞;最後依次稱取500g小麥澱粉和8g酵母粉,加入盛有300mL去離子水的密封發酵罐中,用消毒木棍攪拌20min後,升溫至45℃,恆溫密封發酵5h,出料,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再按質量比為8:1將上述製備的蚯蚓糞與所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加入混料機中,以800r/min轉速攪拌混合50min,出料,即得水稻育秧基質。
首先選擇苗床,將苗床選擇於地勢較高、通風透光、灌排水方便的農田,且將其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溝通暢,並在畦面上覆蓋一層地膜,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再將規格為28cm×58cm×3cm,底部孔距為2cm×2cm的軟盤,將其置於苗床上,並將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0cm厚度後,播種,粳稻每盤播幹種120g,溼種175g,播種均勻後,從底部對其澆水,使水不流出盤底孔,再輕撒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蓋好種子,保持厚度為0.5cm,最後覆蓋無紡布,用小土塊壓緊,防風吹起,並對其進行養護,可發現,可提前出秧1天,秧苗整齊,根系活力高,葉片寬大,色澤亮綠,且基質秧苗移栽後無緩苗期。
實例3
首先稱取2kg蛭石,將其加入萬能粉碎機中,粉碎並過篩,收集30目顆粒,再將顆粒轉入微波加熱器中,以700W功率加熱50min,出料,靜置,自然冷卻至室溫,得膨化蛭石粉末;再稱取600g針葉松樹皮,用2L沼氣池上清液浸泡4天後,取出浸泡後的針葉松樹皮,將其轉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成木屑,加入盛有2L清水的混料機中,再依次加入3kg河道汙泥,250g雞糞和700g上述所得膨化蛭石粉末,以700r/min轉速攪拌混合1h,出料,得混合物料;接著將所得混合物料堆置於避光通風處,在溫度為43℃,空氣相對溼度為72%條件下,堆肥2天,隨後按接種量的12%對上述堆肥結束後的混合物料接種蚯蚓,進行蚯蚓養殖,直至蚯蚓將所有堆放混合物料轉變為蚯蚓糞為止,隨後分離除去蚯蚓,得蚯蚓糞;最後依次稱取400g小麥澱粉和7g酵母粉,加入盛有250mL去離子水的密封發酵罐中,用消毒木棍攪拌15min後,升溫至43℃,恆溫密封發酵4h,出料,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再按質量比為8:1將上述製備的蚯蚓糞與所得酸化發酵小麥澱粉加入混料機中,以700r/min轉速攪拌混合40min,出料,即得水稻育秧基質。
首先選擇苗床,將苗床選擇於地勢較高、通風透光、灌排水方便的農田,且將其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溝通暢,並在畦面上覆蓋一層地膜,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再將規格為28cm×58cm×3cm,底部孔距為2cm×2cm的軟盤,將其置於苗床上,並將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3cm厚度後,播種,粳稻每盤播幹種125g,溼種180g,播種均勻後,從底部對其澆水,使水不流出盤底孔,再輕撒上述製備的水稻育秧基質,蓋好種子,保持厚度為0.6cm,最後覆蓋無紡布,用小土塊壓緊,防風吹起,並對其進行養護,可發現,可提前出秧1天,秧苗整齊,根系活力高,葉片寬大,色澤亮綠,且基質秧苗移栽後無緩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