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
2023-09-15 09:54:45 2
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試材料流動特性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建設行業快速發展,混凝土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橋梁,鐵路,建築,道路等領域被廣泛使用。新拌混凝土的種類多種多樣,有自密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超流態混凝土等,混凝土的質量直接影響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工程質量,目前對於新拌混凝土施工前的質量要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流動性,保水性和黏聚性,這三個方面統一成為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是一種固液混合相,一般認為新拌混凝土是一種賓漢姆流體。賓漢姆流體為一種粘塑性流體,它具有一般牛頓流體的粘度與固體的塑形,其表達式為:τ= T0+μ γ正是由於賓漢姆流體的這種複雜的介於流體與固體之間的特性,使得新拌混凝土的測試更為複雜。新拌混凝土具有兩個關鍵的流變學參數:屈服應力Ttl與粘度係數μ。一般認為,混凝土的流動性與流變參數相關,流變參數越小,流動性越大,但是當流變參數過小時,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與黏聚性差,影響施工和工程質量。工作性的測試手段多種多樣,通常採用塌落度,塌落擴展度,V型箱,L型箱,Τ50等一種或者幾種手段結合測試。這些測試方法通過高度或者流動時間來區分混凝土的工作性好壞,通常幾種不同性質的混凝土可以得到相同的測試結果,說明這些方法辨識度不高,不能精確判定混凝土的工作性。由於流變學反應的是物體內部力與變形的關係,流變參數直接反應混凝土的固有特性,通過流變參數的精確測定,可以準確判定混凝土的工作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採用混凝土流變儀進行混凝土流變參數的測試。混凝土流變儀的設計考慮了混凝土兩個流變參數的測試需要,能測試屈服應力%與粘度係數μ,其結構設計能減少骨料對轉子的撞擊,且有內置程序排除骨料碰撞對轉子的幹擾。通過流變參數可計算混凝土的流動性,另外設計方法同時測試保水性和黏聚性。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獲得不同工作性與流變特性的混凝土。通過調整不同的水膠比,粉煤灰摻量,砂率和減水劑摻量,得到工作性不同的新拌混凝土,測試這些混凝土的離析,泌水與流變參數,可得到流動性,保水性,黏聚性好時的流變參數範圍,進而劃定工作性 好的混凝土其流變參數範圍,知道這個流變參數範圍後,就可直接通過混凝土流變儀,測定混凝土流變參數,與工作性框進行對比,可以直接方便地判定工作性的好壞。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的步驟如下:
I)按混凝土流變儀取樣量要求,對混凝土進行取樣,新拌混凝土,從料鬥取樣,混凝土樣品需與盛樣容器取樣量標誌線相平齊,樣品水平靜置0.5 Imin待混凝土穩定;2)組裝好混凝土流變儀,開始測試,測試設定轉速由0.05rpm到0.6rpm中取5至10個點,得到不同轉速下的轉子扭矩,最後通過流變儀內置軟體得到流變參數的屈服應力τO和粘度係數μ ;3)用容積大於3000ml,直徑大於4倍最大骨料粒徑的容器,按步驟I)從料鬥取3000ml混凝土樣品靜置30min後,用膠頭滴管汲取表面泌水,分別取上層IOOOml混凝土與下層IOOOml混凝土,洗去水泥砂漿後,分別稱量剩餘的粗骨料質量;在此,定義泌水指數B和離析指數V如式(I)和式(2),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按混凝土流變儀取樣量要求,對混凝土進行取樣,新拌混凝土,從料鬥取樣,混凝土樣品需與盛樣容器取樣量標誌線相平齊,樣品水平靜置0.5 Imin待混凝土穩定; 2)組裝好混凝土流變儀,開始測試,測試設定轉速由0.05rpm到0.6rpm中取5至10個點,得到不同轉速下的轉子扭矩,最後通過流變儀內置軟體得到流變參數的屈服應力Ttl和粘度係數y ; 3)用容積大於3000ml,直徑大於4倍最大骨料粒徑的容器,按步驟I)從料鬥取3000ml混凝土樣品靜置30min後,用膠頭滴管汲取表面泌水,分別取上層IOOOml混凝土與下層IOOOml混凝土,洗去水泥砂漿後,分別稱量剩餘的粗骨料質量;在此,定義泌水指數B和離析指數V如式(I)和式(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樣品內含水體積Vw由以下公式確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測試方法。利用混凝土流變儀,通過改變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來改變混凝土的屈服應力與粘度係數,同時對每種混凝土樣品進行工作性的測試,包括其流動性,保水性,黏聚性的定量分析,通過工作性與流變性的關係,確定混凝土工作性的流變參數範圍。給混凝土工作性判定和配合比設計提供流變學上的依據。在混凝土工作性測試中,直接測定混凝土流變參數,與工作性流變參數範圍進行對比,可以直接方便、準確全面地判定工作性的好壞。
文檔編號G01N11/00GK103105346SQ20131001644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謝海波, 劉豐, 楊華勇, 陳健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