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5:56: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儀器底座。
背景技術:
對於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振動的儀器,例如通過負壓進行連續的吸放動作的養生儀器,其振動頻率較大,即使儀器下面自帶了橡膠支腳,由於其不停的振動,自帶的橡膠支腳無法對儀器提供穩定的支撐,甚至有掉落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儀器底座,解決了儀器因為振動不能穩定放置、有掉落風險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儀器底座,包括:
底座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設有緩衝支腳;
外框架,圍設於所述底座板的外側;
所述底座板與所述外框架的上半部形成儀器容納槽儀器容納槽,所述底座板與所述外框架的下半部形成下凹槽,所述緩衝支腳位於所述下凹槽內且其末端伸出所述下凹槽的槽口。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底座板上開設有安置孔。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緩衝支腳為橡膠支腳,所述橡膠支腳設於所述底座板的角部。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底座板的角部成形有組裝孔,所述橡膠支腳緊固設置於所述組裝孔內。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底座板於所述組裝孔的孔緣向下突出成形有支腳定位筒,所述橡膠支腳緊固設於所述支腳定位筒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橡膠支腳成形為圓柱形,其包括位於所述組裝孔內的第一段和位於所述支腳定位筒內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徑小於所述第二段的外徑。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底座板的下表面設有位於所述下凹槽內的加固肋,所述加固肋包括橫加固肋和斜加固肋,所述橫加固肋和斜加固肋交叉設置,所述橫加固肋和斜加固肋的兩端均連接於所述外框架。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底座板成形為矩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外框架包括四側壁,所述四側壁包括相對的二第一側壁和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或第二側壁在對應形成所述下凹槽的部分向外傾斜,令所述下凹槽的槽口成形為四側或兩側擴張的凹槽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底座板與外框架形成有位於所述底座板上方的儀器容納槽和位於所述底座板下方的下凹槽,在所述底座板的下面設置有位於所述下凹槽內的緩衝支腳,儀器放置於所述儀器容納槽上,達到了儀器減震進而穩定放置的技術效果。同時,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底座板上開設有安置孔,除了放置儀器之外,還可放置拔罐杯等此類帶有通氣孔形狀的容器,方便了此類容器的存放,節省空間;除此之外,儀器放置在開設有安置孔的底座板上,儀器自身產生的熱量可通過所述安置孔散發出去,有利於儀器的散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仰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第一側壁方向側視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第二側壁方向側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與部件的對應關係如下:
1-底座板,2-外框架,3-緩衝支腳,4-支腳定位筒,10-安置孔,11-組裝孔,12-儀器容納槽,21-下凹槽,13-橫加固肋,14-斜加固肋,22-第一側壁,23-第二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為利於對本實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行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儀器底座,其包括底座板1和外框架2。其中:
外框架2圍設於底座板1外側並與底座板1一體成型,底座板1和外框架2的上半部分形成儀器容納槽12,底座板1和外框架2的下半部分形成有下凹槽21,底板1包括相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底座板1的下表面設有緩衝支腳3,緩衝支腳3位於下凹槽21內且其末端伸出下凹槽21的槽口。以此,儀器直接放置或通過其本身自帶的橡膠支腳放置在儀器容納槽內,不與桌面等支撐物直接接觸,緩衝支腳3和儀器本身的支腳同時為儀器提供支撐並提供二次緩衝,緩衝支腳3提供減震功能,使儀器減震進而能穩定放置。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緩衝支腳3為橡膠支腳且位於底座板1的角部。但並不限於此,一切能提供緩衝作用的緩衝支腳3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較佳地,在底座板1的角部成形有組裝孔11,於組裝孔11的孔緣向下突出成形有支腳定位筒4,緩衝支腳3緊固設於支腳定位筒4內,以防止緩衝支腳3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移位。較佳地,緩衝支腳3成形為圓柱形結構,其包括位於組裝孔11內的第一段和位於支腳定位筒4內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徑小於所述第二段的外徑,以此,緩衝支腳3的柔軟的材質使其可輕易的被安裝進支腳定位筒4內,第二段的外徑比第一段的外徑大,可保證其不會從支腳定位筒4內脫落,增加了儀器底座的結構可靠性。底座板1成形矩形結構,從而,外框架2也為矩形結構,其包括四側壁,所述四側壁包括相對的二第一側壁22和相對的二第二側壁23,第一側壁22在對應形成下凹槽21的部分向外傾斜,令所述下凹槽的槽口成形為兩側擴張的凹槽結構,此種結構增加了儀器底座和下方的支撐物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支撐的穩定性,但並不限於此,第二側壁23也可向外傾斜,也可以是第一側壁22與第二側壁23都向外傾斜,令下凹槽21的四側成形為擴張的凹槽結構,以增加支撐的牢固性。
於本實施例中,儀器底座成形為矩形,並在成形為矩形的儀器底座的四角設有四個緩衝支腳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儀器底座除了為儀器提供支撐之外,還可放置拔罐杯等此類帶有通氣孔形狀的容器,在底座板1上開設安置孔10,以拔罐杯為例,將拔罐杯的通氣孔放置於安置孔10內,方便了此類容器的存放,節省空間。於實際使用中,可根據所需放置容器的具體用途,在底座板1上開設不同大小的安置孔10。此外,儀器放置在開設有安置孔10的底座板1上,儀器自身產生的熱量可通過安置孔10散發出去,利於儀器的散熱。
為提高本實用新型儀器底座的結構牢固性,在底座板1的下表面設有位於下凹槽21內的加固肋,所述加固肋包括橫加固肋13和斜加固肋14,橫加固肋13和斜加固肋14交叉設置且其兩端連接於外框架2。
以上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