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2:16:30 2
專利名稱: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
現有的除塵器內的粉塵排放會引起二次揚塵,給環境帶來新的汙染。目前,解決二次揚塵的機械主要有攪拌增溼處理機和旋流增溼處理機。前者處理效果不理想,不是過溼成槳,就是乾濕不勻。後者,雖然解決了粉塵增溼的均勻性問題,但是,該設備結構複雜、外形較大、成本高、而且容易阻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它能有效地均勻增溼粉塵,防止阻塞,而且結構緊湊、成本低、製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外殼設計成扁圓筒形,進料管處於外殼筒體的上部中央。這樣不僅容易製造,而且便於卸料,不易阻塞,同時,也有利於縮小設備的外形尺寸。採用慣性增溼園盤增溼粉塵,它利用園盤轉動產生的慣性力使落在園盤上的粉塵向盤的外緣運動,在運動中兩者相互接觸,從而增溼粉塵。這樣的處理方法既簡單,又增溼均勻可靠。粉塵流量控制門設計成有三個扇形孔均布的水平轉動式。它不僅操作靈活,而且,粉塵流量控制可靠、水量可調的水噴淋裝置其噴水口採用多孔弧線布置,它使水的分布始終均勻地處於有效的增溼區內。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粉塵增均勻可靠、結構設計合理、不易阻塞、處形尺寸小、成本低、製造方便。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的剖面圖。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如附
圖1所示該設備包括有一個用於與除塵器連接的園形進料管(1),它的下面是一個用於控制粉塵流量,以便與不量匹配的三扇形孔均布的水平轉動式粉塵流量控制門(2),它與呈扁園筒形的外殼(3)相連。外殼(3)的頂部是一個水量可調的多孔弧線布置的水噴淋裝置(4)和一個園形的粉塵導料管(5)。導料管(5)的下面為一個起增溼作用的慣性增溼園盤(6)。在慣性增溼園盤(6)的邊上裝有卸料括板組(7),在外殼(3)的下部為一個開有環形卸料口(8)的支承底板(9)。慣性增溼園盤(6)由動力傳動裝置(10)拖動。
權利要求1.一種由進料管、外殼、慣性增溼園盤和動傳動裝置組成的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其特徵在於有一個園形進料管,以及與其相連的一個三扇形孔均布的水平轉動式粉塵流量控制門,在位於呈扁園筒形外殼的上部中央,噴水口呈多孔弧線布置的水噴淋裝置在位於外殼的頂部,同時向轉動的慣性增溼園盤均勻供料增溼粉塵。
專利摘要一種由進料管、外殼、慣性增溼圓盤和動傳動裝置組成的慣性增溼粉塵處理機涉及環保設備,其特徵在於有一個圓形進料管,以及與其相連的一個三扇形孔均布的水平轉動式粉塵流量控制門,在位於呈扁圓筒形外殼的上部中央,噴水口呈多孔弧線布置的水噴淋裝置在位於外殼的頂部,同時向轉動的慣性增溼圓盤均勻供料增溼粉塵。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增溼均勻可靠、外形尺寸小、成本低、製造方便。
文檔編號B04C5/00GK2186115SQ94238668
公開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6日
發明者張家貴 申請人:上海建城機電通訊發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