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配製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3:27:45 2
專利名稱:液體配製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液體配製器,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用於配製液體。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醫院臨床用藥液的配製仍停留在手工作業上,即護士手持針管從安培瓶內抽吸藥液,然後再注射到液體瓶內,其缺點很多,如配500ml的高能合劑,藥液需13-15分鐘,不僅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汙染率高,細菌汙染率為7/30,是醫療行業急待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用針管手工配液的缺點,使配液工作過渡到半自動狀態,而設計的一種簡易的液體配製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該裝置設計成在液體瓶內能形成一個適當的負壓,則安培瓶內的藥液就會通過一次性輸液器自動流入液體瓶內,可取代用針管完成液體的配製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液體配製器如圖1所示,在外殼的底板上固定有矽鋼片(1)、線圈(2)、永磁鐵(3)、連杆(4)及氣泵,其氣泵中有氣泵氣室(5)、(6)、(12),氣泵氣室(5)上邊連接負壓導管(7),排氣導管(8)連接於氣泵氣室(6)的下邊,氣泵氣室(5)和(6)與氣泵氣室(12)之間有兩個氣泵單流閥(9)和(10),其兩閥的方向相反,在氣泵氣室(12)的一邊與橡膠膜(11)相接。其外殼上有電源線及插頭。
本實用新型的
如下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體配製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中(13)為外接電源線,(14)為該液體配製器,(15)為負壓瓶,(7)為負壓導管,(16)為液體瓶,(17)是一次性輸液器,(18)為安培瓶,其虛線方框內表示要求無菌操作。
現結合附圖1和2將本實用新型的液體配製器作用原理敘述如下當電源接通後,線圈(2)和矽鋼片(1)就會產生磁場,二塊永磁鐵(3)在電磁場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左右運動,通過連杆(4)帶動橡膠膜(11)左右運動。當橡膠膜(11)向氣泵氣室(12)一側運動時,單流閥(9)關閉,閥(10)打開,這時氣泵氣室(12)的空氣進入氣泵氣室(6)中,空氣可由排氣管(8)排出氣泵;當橡膠膜(11)向遠離氣室(12)的一側運動時,其單流閥(9)打開,閥(10)隨即關閉,其氣室(9)的空氣進入氣室(12),由於空氣由氣室(5)進入氣室(12),使氣室(5)中的空氣減少,壓力即減小,可以在該室中產生負壓,這個負壓可通過負壓導管(7)經負壓瓶(15)傳遞給液體瓶(16),當液體瓶(16)有適量的負壓時,安培瓶(18)的藥液就會經一次性輸液器(17)流到液體瓶(16)內。從而達到配液的目的。
現舉一個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取額定電源220V功率為1.5~2W的液體配製器一隻,按圖2的方法聯接好,配製一種高能合劑500ml,接通電源,此種高能合劑很順利地從安培瓶流入液體瓶,僅4~5分鐘即配製完畢。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甚佳,根據配製輸液的流速,數量等需產生的負壓大小等因素計算,可製造該種配液器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使用攜帶均方便的多種類型,試驗表明,使用該種配液器可提高工效3-4倍,汙染由原來手工配液的7/30下降到1/30。
權利要求1.一種配製液體用的醫療器械,主要由固定於外殼內的矽鋼片(1)、線圈(2),永磁鐵(3)、連杆(4)、氣泵氣室(5)、(6)、(12)、橡膠膜(11)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氣泵氣室(5)上邊連接一個負壓導管(7);在氣泵氣室(6)的下邊連接有排氣導管(8),氣泵氣室(5)和(6)與氣泵氣室(12)之間有氣泵單流閥(9)和(10),兩閥的方向相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醫療領域用於配製藥液的器械。由外殼、矽鋼片、線圈、永磁鐵、連杆、氣泵、橡膠膜等構成。由於電磁場的作用,永磁鐵運動帶動連杆,使橡膠膜左右運動,引起氣泵氣室閥(9)、(10)交替開、閉,使氣室(5)中產生負壓,該負壓傳遞到輸液瓶而完成配液工作。本配液器體積小,重量輕,操作攜帶方便,提高功效3-4倍,且使手工配液的汙染率由7/30下降到1/30,是一種理想的配液器具。
文檔編號F04B45/00GK2123624SQ9220004
公開日1992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6日
發明者張巨祥 申請人:中原石油勘探局職工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