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的製作方法
2023-08-22 13:20:21 1

本發明涉及電子膨脹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
背景技術:
電子膨脹閥是製冷/制熱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於對工作流體(製冷劑流體)的流量進行調節。常規的電子膨脹閥一般採用步進電機進行控制,並且通常由驅動機構、執行機構、節流機構以及相關的輔助機構構成。
現有的為防止斷電的電子膨脹閥通常由步進電機與電磁鐵相配合的形式來實現,不僅結構複雜,而且製造成本比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包括閥座、閥芯、外殼、電磁鐵,所述外殼安裝在閥座頂端,所述電磁鐵安裝在外殼中,所述閥座的底部設有出口,閥座的一側設有入口,所述閥座上部具有向中間突出的彈簧座,所述閥芯頂端固接有閥杆,所述閥杆頂端螺接有鑄鐵塊,所述閥杆外套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抵接在彈簧座底端,彈簧的另一端抵接在閥芯的頂端,所述閥芯的中心具有豎直的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的上部連通有多層進入管道陣列,每層進入管道陣列由多個按照環形陣列排布的進入管道組成,流通管道的下部連通有多個斜向下的排出管道,所述進入管道、流通管道、排出管道形成工作流體的流通通道,所述閥座中位於入口的上方和下方各安裝有一個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閥芯的底部為倒圓臺型結構,所述排出管道的管道口位於倒圓臺型結構的曲面上,所述閥座的出口處具有與閥芯底部相配合的斜坡。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為空心的圓環體。
進一步的,所述進入管道的高度差小於兩個密封圈間的縱向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進入管道的最低端與排出管道的最高端間的高度差大於密封圈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入口與出口相互垂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改進閥芯的結構使得閥芯的在彈簧、電磁鐵等的作用下實現斷電後自動閉合的功能。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
本技術:
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閥芯關閉時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閥芯開啟時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閥芯的剖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1-外殼、2-電磁鐵、3-閥座、31-彈簧座、32-入口、33-出口、4-閥芯、41-進入管道、42-流通管道、43-排出管道、5-閥杆、6-鑄鐵塊、7-彈簧、8-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至3所示,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包括閥座3、閥芯4、外殼1、電磁鐵2,外殼1安裝在閥座3頂端,電磁鐵2安裝在外殼1中,閥座3的底部設有出口33,閥座3的一側設有入口32,閥座3上部具有向中間突出的環形的彈簧座31,閥芯4頂端固接有閥杆5,閥杆5頂端螺接有鑄鐵塊6,閥杆5外套接有彈簧7,彈簧7的一端抵接在彈簧座31底端,彈簧7的另一端抵接在閥芯4的頂端,閥芯4的中心具有豎直的流通管道42,流通管道42的上部連通有多層進入管道陣列,每層進入管道陣列由多個按照環形陣列排布的進入管道41組成,流通管道42的下部連通有多個斜向下的排出管道43,進入管道41、流通管道42、排出管道43形成工作流體的流通通道,閥座3中位於入口32的上方和下方各安裝有一個密封圈8。
閥芯4的底部為倒圓臺型結構,排出管道43的管道口位於倒圓臺型結構的曲面上,閥座3的出口處具有與閥芯4底部相配合的斜坡。
密封圈8為空心的圓環體。
進入管道41的高度差小於兩個密封圈8間的縱向距離。
進入管道41的最低端與排出管道43的最高端間的高度差大於密封圈8的直徑。
入口32與出口33相互垂直。
通過改進閥芯4的結構,使得在斷電時電磁鐵吸引力消失,閥芯4的在彈簧7的彈力作用下下移將出口堵塞。
該電子膨脹閥工作時,電磁鐵的吸引力>彈簧的彈力+密封圈的阻力;
在斷電時,彈簧的彈力>密封圈的阻力。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斷電自閉式電子膨脹閥,包括閥座、閥芯、外殼、電磁鐵,閥座上部具有向中間突出的彈簧座,閥芯頂端固接有閥杆,閥杆頂端螺接有鑄鐵塊,閥杆外套接有彈簧,彈簧的一端抵接在彈簧座底端,彈簧的另一端抵接在閥芯的頂端,閥芯的中心具有豎直的流通管道,流通管道的上部連通有多層進入管道陣列,每層進入管道陣列由多個按照環形陣列排布的進入管道組成,流通管道的下部連通有多個斜向下的排出管道,進入管道、流通管道、排出管道形成工作流體的流通通道,閥座中位於入口的上方和下方各安裝有一個密封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改進閥芯的結構使得閥芯的在彈簧、電磁鐵等的作用下實現斷電後自動閉合的功能。
技術研發人員:姚達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諸暨百勝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4
技術公布日: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