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文藝交流協會(武漢文藝再攀高峰)
2023-09-14 17:13:00 1
9月15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在河北雄安新區落下帷幕,京劇《母親》扮演革命母親葛健豪一角的劉子微憑藉在劇中的精彩演出,斬獲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
文華獎是我國專業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設立於1991年,後與「中國藝術節獎」兩獎合一,更具含金量。文華獎設立了文華大獎和編劇、導演、表演獎等單項獎,其中「文華表演獎」授予德藝雙馨,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本專業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有較高藝術成就、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家。此次劉子微榮獲「文華表演獎」,是其藝術生涯中又一項殊榮,同時展現了武漢戲曲「大碼頭」京劇事業的發展盛況,進一步提高了武漢文藝在全國的知名度。
京劇《母親》劇照
此次亮相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的京劇《母親》,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武漢京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作演出,湖北省京劇院、武漢愛樂樂團、江漢大學、武漢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演出。該劇由著名劇作家趙瑞泰編劇,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國家一級演員劉子微主演。全劇以培養了我黨傑出人物蔡和森、向警予、蔡暢、李富春的母親葛健豪為主角,再現了她為尋求光明,邁著一雙小腳攜兒帶女奮鬥行走的人生軌跡。主演劉子微在劇中的表演不僅跨越了青衣、老旦的行當,更以京劇舞臺上少見的蹺功,演活了「小腳老太」的形象。該劇在天津參與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時,網絡直播流量達到1716萬人次,在參評劇目中名列前茅,天津戲迷更稱讚她「髮絲裡都是戲」。
在本屆中國藝術節上,還公布了第十九屆群星獎獲獎名單,武漢報送的湖北小曲《鶴歸來》名列其中。群星獎是我國群眾文藝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政府獎。本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各地共有145件作品入圍群星獎決賽,其中武漢市有4件作品入選。它們中有同為抗疫主題的音樂劇小品《媽媽去哪兒了》,有源於真實人物改編的故事《還錢》,有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的舞蹈《國風墨韻》。
湖北小曲《鶴歸來》由武漢市群眾藝術館和武漢郵政藝術團聯合創作、表演。「手拿碟兒敲起來,黃鶴放歌楚天台……」隨著清麗婉轉的唱腔,7位表演者手持碟兒翩然而出,用穿行於武漢上空的一群黃鶴之眼,看疫情前後的城市風景和市井生活,既有軍民攜手抗擊疫情的驚心動魄,也有戶部巷、吉慶街的繁榮景象。演員的演唱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抗爭中不失堅韌,悲傷中堅守希望,唱出了「武漢人像
那滔滔長江大氣澎湃坦蕩胸懷」,謳歌了「武漢人浴火重生更精彩」。
《鶴歸來》劇照
武漢曲藝屆喜事連連。9月16日,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在江蘇省宿遷市舉行。據悉,武漢說唱團演員、湖北小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姚俐玲,憑藉湖北小曲《黨員》,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此外,武漢市群眾藝術館的賈靜美子憑藉故事《還錢》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提名。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兩年評選一屆,是國內發掘曲藝人才、繁榮曲藝創作的重要平臺。
武漢說唱團演員、湖北小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姚俐玲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