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
2023-09-14 05:36:55 2
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採用縮合反應:採用氯代十六烷和吡啶反應,反應完全後,減壓回收吡啶,加入醇類溶劑和活性炭脫色,回流,再通過降溫冷卻結晶,得到西吡氯銨粗品;一次精製:將上述粗品西吡氯銨粗品溶解於水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升溫溶解和降溫析晶的方法得到一次結晶體;二次結晶:將一次結晶體溶解於乙醇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加熱溶解和冷卻結晶的方法得到精品西吡氯銨。此法工業化簡單,中控容易實現,反應條件溫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且通過對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的優化降低,響應了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
【專利說明】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精細化工和化學製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技術背景
[0002]上世紀8 O年代以來,隨著愛滋病發病率的增高、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化療藥物在腫瘤患者中的大量應用.念珠菌感染率和致死率呈急劇上升趨勢,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發病率也呈不斷上升趨勢。最常見的致病菌株仍為白色念珠菌(C a n d i d aa I b i—cans)。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的常駐念珠菌群之一,也是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口腔念珠菌感染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因此選擇對念珠菌感染治療有效而且可用於預防念珠菌感染的藥物是口腔黏膜病臨床上很值得探討的問題。西吡氯銨(cetylpyridiniumchloride, CPC)為陽離子季銨化合物表面活性劑.已有文獻報導C P C可在口腔黏膜吸附。而對I = I腔黏膜無刺激性。對牙面不著色,加之其對細菌有抗菌作用,可減少菌斑形成,在國外被廣泛地應用於口腔的衛生保健回我們採用西吡氯銨對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溶血性的影響,了解其對白色念珠菌的毒力影響,以期對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述步驟製備:
(1)縮合反應:按反應摩爾比加入氯代十六烷和吡啶,反應溫度為100°c-125°c,反應時間10-14小時,反應完全後,減壓回收吡啶,回收完畢後,加入醇類溶劑和活性炭脫色,回流20-50分鐘,再通過降溫冷卻結晶,得到西吡氯銨粗品;
(2)—次精製:將上述粗品西吡氯銨粗品溶解於比例為1:1-15的水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升溫溶解和降溫析晶的方法得到一次結晶體;
(3)二次結晶:將一次結晶體溶解於比例為1:1-15的乙醇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加熱溶解和冷卻結晶的方法得到精品西吡氯銨。
[0005]所述步驟I中醇類溶劑為甲醇,乙醇或者異丙醇。
[0006]所述步驟I中降溫冷卻結晶的溫度控制在O — 15°C之間。
[0007]採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是由吡啶和氯代十六烷作為主要起始原料,採用一鍋法製備西吡氯銨。
[0008]反應方程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述步驟製備: (1)縮合反應:按反應摩爾比加入氯代十六烷和吡啶,反應溫度為100°c-125°c,反應時間10-14小時,反應完全後,減壓回收吡啶,回收完畢後,加入醇類溶劑和活性炭脫色,回流20-50分鐘,再通過降溫冷卻結晶,得到西吡氯銨粗品; (2)—次精製:將上述粗品西吡氯銨粗品溶解於比例為1:1-15的水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升溫溶解和降溫析晶的方法得到一次結晶體; (3)二次結晶:將一次結晶體溶解於比例為1:1-15的乙醇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通過加熱溶解和冷卻結晶的方法得到精品西吡氯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中醇類溶劑為甲醇,乙醇或者異丙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西吡氯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中降溫冷卻結晶的溫度控制在O — 15 °C之間。
【文檔編號】C07D213/20GK103539727SQ20131048292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6日
【發明者】沈仕群, 沈凡, 徐玉國 申請人:南陽利欣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