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04:08:45 1
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大棚,具體是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
背景技術:
傳統的種植大棚大多由擋風牆和棚架蓋以塑料薄膜而成,大棚內的溫度、光照、溼度都是由人工控制,環境條件往往達不到作物生長的最佳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這種大棚的光照、溫度、溼度能根據作物生長需要設定的要求,自動控制棚內的光照、溫度和溼 度。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頂,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在棚架內設置有控制棚內光照、溫度、溼度的自動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感應機構、控制機構和執行機構,控制機構分別與感應機構和執行機構連接,在大棚內還設有育苗床進行立體化種植,增加了種植面積。所述感應機構分別與光照感應器、溫度感應器和溼度感應器連接。所述的控制機構由智能晶片、指令輸入模塊、指令輸出模塊和控制箱組成,指令輸入模塊和指令輸出模塊與智能晶片連接,控制箱與指令輸出模塊連接。所述的執行機構包括光照控制器、溫度控制器和溼度控制器,執行機構與控制箱連接。其中:光照控制器是在大棚內設置太陽能燈和遮陽網,當光線不足時,開啟太陽能燈補光,當光線太強時,則由遮陽網避光。溫度控制器是在大棚內設置加熱板和降溫設備,當棚內溫度低時開啟加熱板加熱;降溫設備是在大棚牆壁上設置有水簾和大的排風扇和在大棚棚頂外設置噴淋設備,當溫度高時可以開啟其中一種或幾種降溫設備進行降溫工作。 溼度控制器是在大棚內的種植架上設置噴霧、噴淋、滴灌設備。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智能化種植大棚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最佳的環境條件,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智能化控制能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化種植大棚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排風扇2.消毒池3.播種區4.無光催芽區5.弱光養苗區6.強光長苗區7.控制箱8.水簾9.噴淋水淨化系統10.霧化器11.感應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包括鋼結構骨架蓋以PC陽光板製成的棚體,在棚體內設置有控制棚內光照、溫度、溼度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噴淋水淨化系統9、種子消毒池2和功能區,在大棚內還設有育苗床架進行立體化種植,增加了種植面積。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感應機構、控制機構和執行機構,控制機構分別與感應機構和執行機構連接。執行機構包括噴淋器、霧化器10、加熱升溫板14、排風扇1、水簾8、日光燈和遮陽網。大棚內的功能區劃分為播種區3、無光催芽區4、弱光養苗區5和強光長苗區6,其中:無光催芽區4的光照指數< 40勒克斯;弱光養苗區5的光照指數為60-70勒克斯;強光長苗區6的光照指數彡80勒克斯;溼度彡70% ;溫度為2(T25°C。大棚內所用的噴淋水為經過濾、噴淋水淨化系統9淨化後的深井水。種子消毒池3用於 對種子進行清洗消毒和對育苗盤的清洗消毒。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頂,其特徵是:在棚架內設置有包括感應機構、控制機構和執行機構的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機構分別與感應機構和執行機構連接; 所述控制機構由智能晶片、指令輸入模塊、指令輸出模塊和控制箱組成,指令輸入模塊和指令輸出模塊與智能晶片連接,控制箱與指令輸出模塊連接; 所述的執行機構包括光照控制器、溫度控制器和溼度控制器,執行機構與控制箱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種植大棚,其特徵是:光照控制器是在大棚內設置太陽能燈和遮陽網,當光線不足時,開啟太陽能燈補光,當光線太強時,則由遮陽網避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種植大棚,其特徵是:溫度控制器是在大棚內設置加熱板和降溫設備,當棚內溫度低時開啟加熱板加熱;降溫設備是在大棚牆壁上設置有水簾和大的排風扇和在大棚棚頂外設置噴淋設備,當溫度高時可以開啟其中一種或幾種降溫設備進行降溫工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種植大棚,其特徵是:溼度控制器是在大棚內的種植架上設置噴霧、噴淋、滴 灌設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化種植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頂,其特徵是在棚架內設置有控制棚內光照、溫度、溼度的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感應機構、控制機構和執行機構,控制機構分別與感應機構和執行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智能化大棚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最佳的環境條件,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智能化控制能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G9/14GK203105205SQ20122072740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歐燕 申請人: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