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的合作會讓可穿戴的發展誤入歧途
2023-09-14 16:11:55 2
今早的世界優異奢侈品手錶展——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上,可穿戴設備的新聞比比皆是。這表明可穿戴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長大成人,但現在尚處在彆扭的青春期,而不是已經成年。此次博覽會上的各種消息讓人覺得商家們只是想搶佔商機,而不是實現了一個目標明確的計劃。
可穿戴技術對硬體和軟體來說都是一個極有發展前景的領域,但也有太多錯誤的發展方向。許多廠商模仿漫畫中神探迪克·特雷西(Dick Tracy)的對講機手錶,設計出了多款腕上電話,有的甚至出現在 iPhone 誕生之前。專用活動跟蹤器也曾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終因受眾較少而失敗,既與功能太少有一定關係,也歸因於消費者對設計和品味的追求。
無論如何,這種技術依然不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不過它還是需要一次商業上的成功讓它變得更流行,同時也讓世界了解可穿戴技術在與周圍的世界互動上有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從廣泛而正面地影響可穿戴技術的現狀這個角度看,Apple Watch 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產品,但一窩蜂地利用或仿效 Apple Watch 的成功則可能對整個可穿戴技術產生絕對負面的影響。
今早的其中一則消息是, 英特爾、豪雅(Tag Heuer)和谷歌 聯合宣布將共同打造搭載 Android Wear 系統的智能手錶。價格雖未公布,但很可能在五千到一萬美元之間(順便一提,當我點進豪雅的新聞網站時 看到的是這個)。在電子產品上屢次失敗的企業家 will.i.am 也宣布與 Gucci Timepieces 合作推出一款外形時尚的智能腕帶,新聞稿裡居然正面地用了「時尚的科技(fashionology)」一詞。
這說明各家公司都急於尋找讓他們的產品變得更易於接受的合作夥伴,他們肯定認為這樣能讓產品更快為更多人接受。可穿戴產品一般是戴在身上的,因此應該找產品市場的領導者——比如時尚和高端手錶——來解決接受度的問題,這樣還能反過來幫助解決軟體問題,還能解決使可穿戴技術與這個相連的世界巧妙地融為一體這個更大的問題。
但畢竟,合作夥伴需要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他們為可穿戴設備打造一整套服務網和銷售對策。如果消費者反應平平,再想讓他們涉足可穿戴就非常難了。
問題是,簡單的相加並不能解決可穿戴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不能只把「科技(technology)」和「時尚(fashion)」簡單相加,也不能期待「時尚的科技」能獲得成功。倉促的聯合只會更有害而不是有利,因為對這些設備不滿意的購買者會對其中的每個元素產生懷疑,今後更會對任何可穿戴設備心存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