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深秋柿柿紅(青未了柿子紅了)
2023-09-12 09:06:17 1
柿子紅了,「柿柿」如意
願你每個柿候,
都能柿柿如意,
永遠心想柿成。
柿滿枝頭
喜柿連連
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
欲問誰家怎不摘,等到風霜甜不溜。
深秋到了,柿子紅了。
繁華落盡,嶙峋的枝條上卻掛滿一簇簇、一叢叢,火紅的柿子,把荒蕪的山野點亮,清冷的秋風也駐足。
遠遠望去,像一盞盞小紅燈籠。在蕭瑟的深秋,這一抹紅火,就像暗夜深處的明燈,為你燃起生活的希望。
仿佛在說:只要心懷期許,人生總會喜柿連連。
從當初如梨子般的青綠,到秋霜重時的變黃、變紅,柿子好像把積蓄了一年的力量都凝結在這小果子裡,使了勁地耀眼、香甜。
捧在手裡,細細把玩,輕輕一嗅,溫柔了歲月,驚豔了秋光。
滿口柿香
柿柿甜蜜
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
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霜降以後,是吃柿子的好時節,可謂正到時(柿)候。
常言道,柿子要挑軟的捏。輕輕掰開一顆飽滿的柿子,清甜的馨香撲面而來,放進嘴裡,細細品味,甘汁就止不住地往嘴裡鑽。
甜甜軟軟的柿肉,充盈著味蕾,從舌尖一直滑到胃裡,一路甘甜,一路清爽,最後幸福的填滿心間。
但柿子較為清寒,不可空腹吃,也不可和海鮮一起吃,容易傷腸胃。所以,人們發明了柿餅。
經過時間與陽光的晾曬,柿子變得扁實,表面會結一層薄薄的糖霜,少了一份寒涼,卻多了一份軟糯甜蜜,芳香醇厚。
「半個柿餅治百病」。一枚小小柿餅有著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止咳化痰、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老北京人卻會耐著性子,把柿子放在陰涼處晾曬,待到大冬天時,吃上一口凍柿,叫喝嘍兒蜜。
想吃時,用涼水化開,稀軟的汁水裡,帶著小冰碴,拿勺子舀著吃,又甜又爽,像吃冰淇淋一般,什麼煩惱和糾結,全都不見。
也許是那份甜美讓人相信,生活一定可以是甜的,就算凡事並不能事事順遂,但當柿子的香氣在口中溢滿,甜蜜依舊。
柿傳千年
萬柿大吉
柿子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水果,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古人曾記載柿有七絕:「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
柿子圓碩多情,頗得文人雅士的喜愛。宋代孔平仲有詩云:
「林中有丹果,壓枝一何稠;為柿已軟美,嗟爾骨亦柔;風霜變顏色,雨露如膏油;大哉造化心,幹爾何綢繆;荊筐載趨市,價賤良易求;剖心無所有,如口頗相投......」
老舍寫他理想的居所時說,院子裡一定要有幾株果樹,於是他就在小院就種了柿子樹,還給院子取名「丹柿小院」。
齊白石酷愛畫柿子,還總要題上「世世平安」一類的吉祥句,借畫寓意,借物送福,寓世世祥和,更曾自喻為柿園先生。
心想柿成
柿柿如意
因「柿」諧音「事」,古人便將諸多種喜慶吉祥的內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順」、「事事平安」等。
在老北京和舊時江南的習俗中,農曆正月初一,用柏樹枝、柿子(或柿餅)與金桔一起放入一個盤子中,組合成吉祥品置於堂前茶几上,借其諧音,謂之「百事大吉」。
在舊時婚俗中,柿也是必備的祥果之一,表示婚後「事事如意」。
匠人精心製作手頭用品如茶壺、如意及其他巧小的日用品,都想把這份吉祥傳遞。
深秋蕭瑟,萬物凋零,唯有柿子樹紅透天下。
溫暖了秋天,甜蜜了生活。
深秋到了,柿子紅了,
多吃點柿子。
願你我都「柿柿」如意,
心想「柿」成。
壹點號 尹燕忠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