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包衣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23:15:25 1
專利名稱:種子包衣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適用含鹽量在0.1-1%範圍的鹽鹼地和非鹽鹼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種子包衣劑技術領域。
我國現有鹽鹼地約1億畝左右,佔我國現有耕地面積的1/15,主要分布在黃淮海平原、西北內陸地區和西北黃土高原。按鹽鹼地成因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內陸和海濱兩大類型,前者以硫酸鹽的白鹼和以重碳酸鹽的崗鹼為主,後者則以氯化物的油鹼為主。按土壤耕層中的含鹽量可化分輕度鹽鹼地(含鹽量在0.1-0.3%),中度鹽鹼地(含鹽量在0.3-0.6%),重鹽鹼地(含鹽量在0.6-1%以上)。由於土壤中含鹽量的不同,對農作物的種子萌芽,土壤返鹽過程中的死苗以及對農作物生長後期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產生明顯的影響和危害,成為鹽鹼地種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制約因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於鹽鹼地(含鹽量0.1-1%)和非鹽鹼地(含鹽量<0.1%)的棉花、玉米、小麥和大豆種子包衣劑,使用種子包衣劑可以比對照植株出苗早,出苗齊,保住了苗子可以減少人工補苗,增產就有了保證。因此,使用種子包衣劑以棉花為例每畝皮棉單產可以提高10公斤以上。
本發明種子包衣劑是由營養劑、保水劑和脫鹽劑所組成。所用營養劑為稀土元素La和Ce的硝酸鹽的混合物,其混合物之比為1∶100-100∶1,營養劑用量為每500g種子用0.2-3g(其最佳用量為0.5-2g)。本發明所用保水劑是腐植酸或腐植酸鹽(特別是銨鹽),每500g種子用保水劑0.2-6g(最佳用量為1-3g)。本發明所用的脫鹽劑是斜發沸石或鈣基澎潤土,每500g種子用脫鹽劑50-800g(最佳用量500-700g)。
使用本發明種子包衣劑,不論是在鹽鹼地上還是在非鹽鹼地上與對照植株相比均表現為出苗早,出苗率高,苗情長勢好的特點,結合其他增產措施,使用種子包衣劑在鹽鹼地上比不使用種子包衣劑的對照地塊,皮棉產量要提高10-15%,其增產效果是顯著的,如在鹽鹼地上大量推廣使用種子包衣劑,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將是可觀的,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為改造我國的鹽鹼地將走出新路子,作出新貢獻。
本發明的實施例(以棉花為例)試驗地選擇在新開墾的鹽鹼荒地上,土質含鹽量1%,春前造墒,於5月20日播種,5月28日調查,包衣劑處理的出苗率為80%,對照出苗率為50%。
取2g營養劑和2g保水劑溶於100ml水中,將500g棉種與其混合拌勻,然後加250g脫鹽劑,酌情加水以使棉花包衣成粒,鬆散而不粘接。
對照不包衣,用溫水浸種後播種
權利要求
1.適用於含鹽量在0.1-1%範圍的鹽鹼地和非鹽鹼地的種子包衣劑,其特徵是種子包衣劑除含有棉花、玉米、小麥、或大豆的種子外,還含有營養劑、保水劑、和脫鹽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指的種子包衣劑,其特徵是以稀土元素La,Ce硝酸鹽的混合物作為作物生長的營養劑,其混合物之比為1∶100-100∶1。所指的保水劑是腐植酸或腐植酸鹽(特別是銨鹽)。所指的脫鹽劑為斜發沸石或鈣基澎潤土。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指的種子包衣劑,其特徵是500g種子用營養劑0.2-3g,保水劑0.2-6g和脫鹽劑50-800g。
4.根據權利要求3所指的種子包衣劑其特徵是每500g種子營養劑的最佳用量為0.5-2g,保水劑的最佳用量為1-3g,脫鹽劑的最佳用量是500-700g。
全文摘要
本發明種子包衣劑,特別適用於含鹽量在0.1—1%的鹽鹼地,也可適用於非鹽鹼地。種子包衣劑適用於棉花、玉米、小麥、大豆。種子包衣劑含有營養劑、保水劑和脫鹽劑三種成分。使用種子包衣劑可以促使種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增加單位產量,可獲得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C1/06GK1058321SQ9010472
公開日1992年2月5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26日
發明者鄺泰山, 夏, 趙保恩, 王成秀, 龍淑芬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