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23:10:35

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
背景技術:
雙肩包是對背在雙肩的背包的統稱。根據雙肩包不同的用途又分成雙肩電腦背包,雙肩運動背包,雙肩休閒背包,雙肩書包和束口繩包,軍用背包,登山包等等。主要特點是方便攜帶,解放雙手,輕負重、耐磨佳,為外出提供了方便。雙肩包的後背結構直接決定了背包的用途和檔次。為了增加雙肩背包的時尚及獨特性,人們通常在背包後背上掛設有相應的配件。現有的背包後背結構一般比較簡單,沒有設有供配件掛設的結構,而且由於設計比較單一,時尚感也相對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雙肩包包體上加設一長條皮條,極大的提高了時尚性,同時皮條通過鎖扣架設於拉鏈外側,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條外側設有兩組金屬拱橋,可供配件掛設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時尚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包括背包包體、背片、肩帶、皮片和金屬拱梁,所述的背包包體縫紉於背片一側,背片另一側設有對稱設置的兩組肩帶,所述的背包包體中部靠上位置設有一道橫向設置的長條皮片,所述的皮片的寬度為3~5cm,所述的皮片上設有兩組金屬拱梁。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皮片包括兩部分,一部分與背片連接且其端部設有鎖扣,另一部分縫紉於背包包體上且其端部設有鎖舌,兩部分皮片通過鎖扣連接。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金屬拱梁嵌入到背包包體內且金屬拱梁與皮片之間設有一端空隙,所述的空隙的尺寸大小與掛件的掛鈎尺寸相配合。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肩帶下側設有調整其長度的長度調節扣。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背片內設有夾層,夾層和背包包體上設有拉鏈。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背包包體上部設有提環。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雙肩包包體上加設一長條皮條,極大的提高了時尚性,同時皮條通過鎖扣架設於拉鏈外側,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條外側設有兩組金屬拱橋,可供配件掛設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時尚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背部示意圖;
圖1-圖2中,1、背包包體,2、背片,3、肩帶,4、皮片,5、金屬拱梁,6、鎖扣,7、長度調節扣,8、拉鏈,9、提環。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雙肩包包體上加設一長條皮條,極大的提高了時尚性,同時皮條通過鎖扣架設於拉鏈外側,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條外側設有兩組金屬拱橋,可供配件掛設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時尚感。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時尚感金屬拱橋的雙肩背包,包括背包包體1、背片2、肩帶3、皮片4和金屬拱梁5,所述的背包包體1縫紉於背片2一側,背片2另一側設有對稱設置的兩組肩帶3,所述的背包包體1中部靠上位置設有一道橫向設置的長條皮片4,所述的皮片4的寬度為3~5cm,所述的皮片4上設有兩組金屬拱梁5。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皮片4包括兩部分,一部分與背片2連接且其端部設有鎖扣6,另一部分縫紉於背包包體1上且其端部設有鎖舌,兩部分皮片通過鎖扣6連接,該種設置一方面增加了時尚感,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金屬拱梁5嵌入到背包包體1內且金屬拱梁5與皮片4之間設有一端空隙,所述的空隙的尺寸大小與掛件的掛鈎尺寸相配合,在空隙處可以增加喜歡的配件,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時金屬拱梁的造型與增加了時尚感。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肩帶3下側設有調整其長度的長度調節扣7,利用長度調節扣調整肩帶的長度以適應不同的適用人群。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背片2內設有夾層,夾層和背包包體1上設有拉鏈8,夾層內可放置東西,提高了背包的容量。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背包包體1上部設有提環9,方便使用者在不背的時候提在手中。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