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
2023-09-14 08:30:10 2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藻類育苗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鼠尾藻自然繁育是通過生殖託(繁育器官)產生生殖細胞,經過有性生殖的方式發育成鼠尾藻幼苗。由於其生殖細胞發育的同步性差,因此生殖細胞發育為幼苗的比例較低,不適合大規模育苗生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它能夠解決鼠尾藻幼苗繁育的數量較低的問題,可用於生產性育苗。
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其主要是根據海藻體細胞發育的全能性,利用海藻工具酶分解鼠尾藻組織,游離出體細胞或體細胞原生質體,然後將其附著於育苗基上,培養出鼠尾藻幼苗。
所述的海藻工具酶是利用海洋貝類或棘皮動物的消化腺提取製得;在使用前還需向提取後的海藻工具酶溶液中添加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或蔗糖為滲透劑。
本發明利用體細胞或體細胞原生質體直接進行育苗,無須培育鼠尾藻生殖成熟的藻體;體細胞可直接發育成植株(體細胞原生質體再生細胞壁轉化為體細胞,再由體細胞分化為植株),無鬚生殖細胞發育的過程,因而育苗周期短。
相對於有性生殖育苗技術,本發明的優點是無鬚生殖細胞的有性生殖過程,可直接發育成植株,縮短了育苗周期;並且鼠尾藻苗種繁育效率高,適合於大規模育苗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本實施例實驗材料為鼠尾藻,其直接獲得於自然海域。
本實施例是以培育鼠尾藻體細胞幼苗為目的。其關鍵在於證實利用體細胞或體細胞原生質體再生植株的可行性。
1.取帽貝或海參的消化腺,用組織搗碎機粉碎,按照1∶1的質量比添加淡水或海水,用高速冷凍離心機12000轉/分鐘、4℃離心10-20分鐘後取上清液,或者放置4℃冰箱內靜置過夜後過濾取上清液;獲得的上清液即為海藻工具酶(粗酶)溶液。
2.向海藻工具酶溶液中添加甘露醇作為滲透劑(也可選用山梨醇、葡萄糖、蔗糖),使其濃度為0.6-1.0mol/L。
3.選取鮮活的鼠尾藻,用大量的潔淨海水衝洗,洗去藻體附著的泥沙等雜質,去掉假根、葉片等部位,僅保留「莖」部,用天平稱重5-10g備用;在常溫下,將鼠尾藻迅速研磨或剪切成細小的組織塊或小的分枝。
4.在15-35℃下,將細小的組織塊或小的分枝浸沒在海藻工具酶溶液中1-3個小時,期間用玻璃棒進行攪拌。
5.用200-400目篩絹過濾,其濾得的溶液中即含有鼠尾藻體細胞和體細胞原生質體,靜置30分鐘或用低速離心機以400轉/分鐘的低速離心5分鐘,倒去上層溶液,用潔淨的海水重新懸浮沉澱,製成鼠尾藻體細胞和體細胞原生質體懸液,將其倒入一個較大的容器中,並用海水稀釋到103個細胞/ml的濃度。
6.將育苗器(或育苗簾等育苗基質)完全浸入到細胞懸液中,靜置30分鐘以上時間,使鼠尾藻體細胞和體細胞原生質體充分附著在育苗器上,然後將育苗器取出,在18-25℃條件下進行室內大水體培養(光照可採用自然光),靜置或充氣培養3-5天,即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鼠尾藻多列細胞幼苗。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其特徵是利用海藻工具酶分解鼠尾藻組織,游離出體細胞或體細胞原生質體,然後將其附著於育苗基上,培養出鼠尾藻幼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海藻工具酶是利用海洋貝類或棘皮動物的消化腺提取製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在提取後的海藻工具酶溶液中添加滲透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滲透劑為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或蔗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體細胞育苗技術的鼠尾藻苗種繁育方法,其主要是根據海藻體細胞發育的全能性,利用海藻工具酶分解鼠尾藻組織,游離出體細胞或體細胞原生質體,然後將其附著於育苗基上,培養出鼠尾藻幼苗。相對於有性生殖育苗技術,本發明的優點是無鬚生殖細胞的有性生殖過程,可直接發育成植株,縮短了育苗周期;並且鼠尾藻苗種繁育效率高,適合於大規模育苗生產。
文檔編號C12N5/04GK1806526SQ20051013635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濤, 崔競進, 王翔宇 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