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0:32:40 3
專利名稱: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液壓機械領域,具體涉及汽車動力轉向用油罐。
背景技術:
如圖3所示,是現有技術的動力轉向油罐,包括罐體32、罐蓋30、安裝在罐體32和罐蓋30之間的密封31、油標尺總成26、濾芯總成33及芯栓總成29,油標尺總成26可測量油液的高度,並具有呼吸功能。
現有技術汽車用動力轉向油罐,沒有報警功能,欲檢測油液位置,只能在駐車的情況下通過人工的方式,卸下油罐上的油標尺,察看油液在油標尺上留下的印記來判斷油位。在車輛行使過程中如果罐體內的油液出現洩漏,駕駛員無法及時知道,存在由於動力轉向液不足引起交通事故的隱患。同時,現有技術動力轉向油罐零部件多,製造、裝配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液位報警器的汽車動力轉向油罐,解決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動力轉向油罐中油液低於警戒油位時,駕駛員無法及時判斷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結構簡單,易於裝配製造。
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包括中空結構、內部安裝有濾網及芯栓的罐體,及與罐體配合安裝、中央部位有報警器安裝孔的罐蓋,芯栓位於罐體的底部,且最高處低於罐體中油液的最低液面,相對於罐體底部方向芯栓的上端活動連接有液位報警器。
液位報警器包括連接杆,插裝在靠近連接杆下部的阻尼筒,靠近連接杆上部固定安裝的帶蓋帽密封墊的蓋帽以及固定在連接杆上端的插接件;連接杆為中空結構,內部有與插接件相連的帶有簧片的電路板;內部安裝有帶磁鐵的浮子的阻尼筒外表面有油位刻度線;蓋帽密封墊有通氣孔且與蓋帽內壁之間有一定的蓋帽間隙;蓋帽及插接件在罐蓋的外部,阻尼筒在罐蓋的內部且與罐蓋內表面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大氣通過蓋帽間隙、蓋帽密封墊上的通氣孔與罐體內部相通;液位報警器的插接件與外部的報警裝置相連。
下面從功能上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帶有液位報警器,當罐體內的油液達到低位報警位置時,液位報警器的簧片開關接通,報警裝置報警。
液位報警器阻尼筒的外表面有油位刻度線,可測量油液位置。
蓋帽密封墊有通氣孔且與蓋帽內壁之間有一定的蓋帽間隙,阻尼筒與罐蓋內表面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大氣通過蓋帽間隙、蓋帽密封墊上的通氣孔與罐體內部相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帶有液位報警器,油罐內缺油時報警裝置報警,提高了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將油位測量功能、呼吸功能集成到液位報警器上,使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結構簡單,提高了工裝效率。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方式液位報警器的結構示意半剖視圖;圖3是現有技術動力轉向油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包括中空、薄壁結構的罐體1,與罐體1配合安裝的缸蓋10,在罐體1和罐蓋10之間的油罐密封9,位於罐體1底部的濾芯總成4,以及與濾芯撐杆14活動連接的液位報警器12。液位報警器12與報警裝置(圖中未示出)相連。
還參見圖1,濾芯總成4位於罐體1底部,撐杆14的上端面低於罐體1中最低油液面,撐杆的上端面沿其軸向有報警器安裝螺紋孔8。罐蓋10的中央部位有報警器安裝孔13,液位報警器12穿過報警器安裝孔13通過報警器安裝螺紋孔8與撐杆14螺紋連接。
參見圖2,液位報警器包括連接杆21,插裝在靠近連接杆21下部的阻尼筒20,靠近連接杆21上部固定安裝的帶蓋帽密封墊18的蓋帽16以及固定在連接杆21上端的插接件15;連接杆21為中空結構,內部有與插接件15相連的帶有簧片的電路板24;內部安裝有帶磁鐵22的浮子23的阻尼筒20外表面有油位刻度線11;蓋帽密封墊18有通氣孔19且與蓋帽16內壁之間有一定的蓋帽間隙17;蓋帽16及插接件15在罐蓋10的外部,阻尼筒20在罐蓋10的內部且與罐蓋10內表面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大氣通過蓋帽間隙17、蓋帽密封墊18上的通氣孔19與罐體內部相通;液位報警器的插接件15與外部的報警裝置相連(圖中未示出)。
下面通過功能對本實施方式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帶有液位報警器12,當罐體1內的油液達到低位報警位置時,液位報警器12的簧片24接通,報警裝置報警。
參見圖2,液位報警器阻尼筒20的外表面有油位刻度線11,可測量油液位置。
再參見圖2,蓋帽密封墊18有通氣孔19且與蓋帽16內壁之間有一定的蓋帽間隙17,大氣通過蓋帽間隙17、蓋帽密封墊18上的通氣孔19與罐體內部相通。
綜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帶有液位報警器,油罐內缺油時報警裝置報警,提高了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將油位測量功能、呼吸功能集成到液位報警器上,使汽車動力轉向油罐結構簡單,提高了工裝效率。
權利要求1.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包括中空結構、內部安裝有濾網及芯栓的罐體,及與罐體配合安裝的罐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栓位於罐體的底部,且最高處低於所述罐體中油液的最低液面,相對於罐體底部方向芯栓的上端活動連接有液位報警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其特徵在於所述液位報警器包括帶有插接件及帶蓋帽密封墊的蓋帽的連接杆,和相對於罐體底部方向插裝在靠近所述連接杆下部的中空結構、內部有帶磁鐵的浮子的阻尼筒,靠近所述阻尼筒外部底端有油位刻度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其特徵在於所述液位報警器穿過罐蓋中央部位的報警器孔與所述芯栓固定連接,相對於油罐底部方向所述報警器上部的蓋帽及插接件在所述罐蓋的外部,所述阻尼筒在所述罐蓋的內部且與罐蓋內表面之間有一定的間隙;所述蓋帽密封墊有通氣孔且與蓋帽之間有一定的蓋帽間隙,所述蓋帽間隙與大氣相通同時通過所述蓋帽密封上的通氣孔與缸體內部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包括中空結構、內部安裝有濾網及芯栓的罐體,與罐體配合安裝、中央部位有報警器安裝孔的罐蓋,芯栓位於罐體的底部,且最高處低於罐體中油液的最低液面,芯栓的上端活動連接有液位報警器,液位報警器外表面有油位刻度線。本實用新型汽車動力轉向油罐帶有液位報警器,油罐內缺油時報警裝置報警,提高了汽車行駛的安全性;且結構簡單,工裝效率高。
文檔編號F15B1/26GK2846829SQ200520098400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5日
發明者寧忠翼, 段世忠, 孫磊, 劉青, 楊道華 申請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