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話筒航空箱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4:38:5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攜式話筒航空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臺音響設備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傳統的存儲箱包裝運輸並不能保證設備在長途運輸中的安全性,因此出現了航空箱,現有的話筒在航空箱中一般採用水平放置,若話筒較多則航空箱需要設計多層結構,設計較複雜導致成本增加且使用起來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的可攜式航空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攜式話筒航空箱,包括一箱體和一箱蓋,所述箱體與箱蓋鉸接,所述箱體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箱蓋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箱蓋和所述箱體蓋合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箱體設有在第一表面具有開口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箱蓋設有在第二表面具有開口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箱蓋和所述箱體蓋合時,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狀,所述第二限位槽為半球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上部與第二限位槽大小相同,所述箱蓋和箱體蓋合時,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通形成上部為球形下部為圓筒形的限位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設有卡槽,所述箱蓋設有與所述卡槽相配接的卡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或箱蓋設有若干提手,所述提手固定安裝於所述箱體或箱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有多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間等間距排列,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間等間距排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內設有海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或箱蓋設有若干通氣孔。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話筒航空箱由於採用了限位腔的設計,使得話筒在航空箱中豎直放置,節省了空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可攜式話筒航空箱的示意圖。
圖2是圖1可攜式話筒航空箱的剖視圖。
標記說明:10、箱體;11、第一限位槽;12、卡槽;13、提手;20、箱蓋;21、第二限位槽;22、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可攜式話筒航空箱,所述可攜式話筒航空箱包括一箱體10和一箱蓋20,所述箱體10與箱蓋20鉸接,所述箱體10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箱蓋20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箱蓋20和所述箱體10蓋合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箱體10設有在第一表面具有開口的第一限位槽11,所述箱蓋20設有在第二表面具有開口的第二限位槽21,所述箱蓋20和所述箱體10蓋合時,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1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狀,所述第二限位槽21為半球形,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上部與第二限位槽21大小相同,所述箱蓋20和箱體10蓋合時,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相通形成上部為球形下部為圓筒形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便於存放話筒,所述箱體10設有若干卡槽12,所述箱蓋20設有與所述卡槽12相配接的卡扣22。所述箱體10或箱蓋20設有若干提手13,所述提手13固定安裝於所述箱體10或箱蓋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有多個,所述第一限位槽11之間等間距排列,所述第二限位槽21之間等間距排列,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若干第一限位槽11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間距和排列可按用戶需要進行設計,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內設有海綿等防震結構,用於保護話筒,減少運輸中的震動,所述箱體10或箱蓋20設有若干通氣孔,用於防止話筒在封閉空間中受潮影響使用。
使用時,將所述箱蓋20打開,將話筒放入所述第一限位槽11,將箱蓋20關閉,此時第二限位槽21與第一限位槽11組成限位腔,將話筒固定,由於海綿等防震結構的存在,減少了話筒在運輸中的震動,可以更好的保護話筒。
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話筒航空箱由於採用了限位腔的設計,使得話筒在航空箱中豎直放置,節省了空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