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4:08:45 3
專利名稱: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泡茶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
背景技術:
中國茶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但泡茶方式沒有多少變化, 一般採用 將茶葉直接放入壺或杯中,衝入開水,茶葉泡在水中的時間很任意,茶水 的濃淡、浸泡時間及任意性很大。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問題l.前後兩壺或 杯中茶水濃度不一致;2.茶葉長時間浸泡在開水中,茶水會發生化學反應 產生有害物質;3.茶葉容易喝到口中,甚至有人重新吐回到杯中,很不文 雅、不衛生,4.傳統的茶具和泡茶方式不適宜開車旅行。市面上有的杯子中單獨加入了濾網,用熱水衝泡時,茶葉末容易流入 杯子中;倒滿水時,茶葉浸泡在水中也存在濃度不一致的問題,且喝茶時 茶葉容易進入嘴裡。為了解決茶水濃度不一致和茶葉長時間浸泡的問題,現有的一種沏茶 杯,包括一個口杯和一個衝茶器,所述衝茶器懸置在口杯的上部,衝茶器底 部有出茶孔,出茶孔之上濾網,出茶孔以下部位是口杯的茶水區,在衝茶器 的一側、與口杯之間留有喝茶口,該喝茶口直接與茶水區連通。用該沏茶杯 沏茶,茶水不會產生苦澀味,不會溶入有害物質,有利人身健康,同時,前一 杯茶水與後一杯茶水之間的濃度相差並不太大,較為確定地給人以適宜的 口感。此種沏茶杯存在以下不足l.泡茶時充滿內杯時,茶葉末會流入茶 水區,茶葉容易喝到嘴裡,不衛生;2.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時,喝茶時茶葉 容易喝到嘴裡;3.喝茶口在衝茶器的一側和口杯之間,喝茶時只能從一個 方向喝,使用不方便;4.濾網與沏茶器固定為一體,長時間使用,濾網容 易堵塞,清洗不方便;5.此種杯子不適合外出旅遊的人及開車司機。茶道突出的是茶文化,千變萬化的茶具突出的是藝術價值。隨著社會 的發展,人們更加追求健康,享受生活,特別是外出旅遊的、開車司機、 辦公人員、都渴望喝到原始清香的茶水,渴望有一種能自動定時浸泡、泡 後茶葉和茶水自動分離,分離出的茶水濃淡適宜的茶具,真正讓人們簡單、 便捷地健康飲茶。 發明內容因此,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載全自動 泡茶旅行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 一種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內杯,所述 內杯上端為敞口、下端封閉且底部設有大小一定的量孔,還包括下濾網,設置在量孔上部;上濾網,位於內杯內且安裝在下濾網上方;茶葉室,位於上濾網與內杯底部之間;茶水室,位於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間內;和茶水通道,位於外杯內壁與內杯外壁之間,並直接與茶水室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上濾網中心穿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用連接體壓住上濾網,固定杆的另一端貫穿所述下濾網安裝在內杯底部上,其中下濾網上端通過螺母與固定杆連接為一體,且二者之間留有空隙。上述方案中,所述連接體和固定杆的上端為插接式連接或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選定實施例中,還包括有至少一個凸起,所述凸起位於所述內杯外壁表面上並沿外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於各個凸起之間。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選定實施例中,還包括有至少一個凸起,所述凸 起位於所述外杯內壁表面上並沿內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於各個凸 起之間。為了方便加工和取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選定實施例中,所述內 杯為錐臺式結構,所述外杯的內壁具有一定斜度。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選定實施例中,所述內杯為錐臺式結構,所述外 杯內壁垂直與外杯底部,該外杯與內杯底部之間設有定位杆。 更進一步地,所述茶葉室開有通向外界的排氣孔。
為了使茶水濃度一致及更好的萃取純淨的茶水,所述量孔的直徑為
1. 3-4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包括外杯及內杯,所述內杯底部設有量孔,還包括下濾網、上濾 網、茶葉室、茶水室和茶水通道,衝泡時茶葉放入內杯中,開水倒入內杯 中,茶水通過量孔後流入外杯中,使茶葉茶水分類,避免了久置茶水會產 生有害物質的問題;上濾網的設置防止了泡茶時水滿出內杯時,內杯的茶 葉進入茶水室,同時也解決了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或喝茶時容易茶葉末容易 進入茶水室或口裡的問題。
2. 由於內杯體積一定,量孔大小一定,水對茶葉的浸泡時間有限,有 效地控制了茶水的濃度。
3. 喝茶時可以直接拿著外杯喝茶,不必取下內杯就可以喝到茶水,方 便實用。
4. 茶水通道,位於外杯與內杯之間,可以從各個方向喝到萃取後的 茶水,飲用方便。
5. 包括外杯及內杯和兩個濾網,各個部件通過螺紋連接或插接在一 起,結構簡單,製造加工工藝簡單。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向剖視示意圖。
圖中1杯蓋,2外杯,3內杯,4連接體,5上濾網,6螺母,7下濾 網,8固定杆,9定位杆,4-1上連接體,4-2下連接體,a茶水通道,b 茶葉室,c茶水室,d量孔,e空隙,f凸起,g排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下述說 明僅是示例性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2及放置在其上部
的內杯3,其中內杯3上端為敞口、下端封閉且底部設有大小一定的量孔d,
還包括
下濾網7,設有在量孔d上部,
上濾網5,位於內杯3內且安裝在下濾網7上方,並與內杯3底部之
間形成茶葉室b;
茶水室C,位於量孔d下方的外杯2的空間內;和
茶水通道a,位於外杯2與內杯3之間,並直接與茶水室c連通。 如圖1所示所述上濾網5中心穿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上端用連接 體4壓住上濾網5,固定杆8的另一端貫穿所述下濾網7安裝在內杯3底 部上,其中下濾網7上端通過螺母6與固定杆8連接為一體,且二者之間 留有空隙e。
其中所述連接體和固定杆8的上端為插接式連接或螺紋連接
採用插接式連接方式,製造時所述連接體4分上連接體4-1和下連接 體4-2,其中下連接體4-2可以採用普通螺母或帶有內螺紋的管體;上連 接體4-l內部加工一個導向孔,外部與下連接體4-2配合部分加工外螺紋; 固定杆8上端和上連接體4-l內部採用軸孔配合,安裝時將上連接體4-l 穿過上濾網5後與固定杆8上端插接在一起後,將下連接通過螺紋連接並 將上濾網5固定即可。
採用螺紋連接的連接方式,製造時所述連接體4分上連接體4-1和下 連接體4-2,其中下連接體4-2可以採用普通螺母或帶有內螺紋的管體; 上連接體4-l內部加工一個帶內螺紋的孔,外部與下連接體4-2配合部分 加工外螺紋;安裝時將上連接體4-1穿過上濾網5後與固定杆8上端通過 螺紋連接在一起後,將下連接通過螺紋連接並將上濾網5固定即可。
如圖1. 3所示還包括有三個凸起f ,所述凸起f位於所述內杯3外壁表面上並沿外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a位於各個凸起f之間。
如圖1所示所述內杯3為錐臺式結構,所述外杯2的內壁具有一定斜 度,利用內杯3加上凸起f的圓周直徑尺寸大於外杯2以下的尺寸,將內 杯3安裝在外杯2上部,並利用凸起f厚度使內杯3和外杯2之間留出茶 水通道a。
如圖1所示為了使茶葉茶水分離的效果更好,所述茶葉室b開有通向 外界的排氣孔g,製造時可以開在上連接體4-1上。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所述所述連接體4為普通螺母,與固定杆8上端通過螺紋 連接為一體。
如圖2所示還包括有一個凸起f,所述凸起f位於所述外杯2內壁表 面上並沿內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a為位於外杯2與內杯3之間除了 凸起f部分的空間。
如圖2所示所述內杯3為錐臺式結構,所述外杯2內壁垂直與外杯2 底部,該外杯2與內杯3底部之間設有定位杆9。其他部分結構實施例1。
上述實施例1. 2中所述下濾網7為不鏽鋼材料製成的管狀結構,所說 上濾網5為纖維或PVC材料製成的扁平狀結構。
為了使茶水濃度一致及更好的萃取純淨的茶水,所述量孔d的直徑為 1. 3-4mm。
所述凸起f可以採用不鏽鋼片、橡膠等材料製成,且凸起f的數量可 以採用1個、3個或者更多,但是各個凸起f之間為不連續的連接。
加工時為了方便實用可以加工一個與外杯2相配合的杯蓋1。
另外本實用新型中內杯3上端距離外杯2上端往下約l-2cm,喝茶時 候嘴不會碰到內杯3上端。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先將茶葉放入內杯3中,然後通過連接 體4將上濾網5固定後,將開水倒入內杯3上口,開水通過上濾網5後把 茶葉進行浸泡,進行浸泡的同時,萃取的茶水經過下濾網後,再經過量孔d流入茶水室c,喝茶水時將內杯3連接外杯2 —起拿起通過茶水通道a 就可以喝到無雜質的茶水;對其清洗時,將內杯3從外杯2中拿出,然後 打開上濾網5後,將茶葉倒掉後用清水衝洗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內杯,其特徵是,所述內杯上端為敞口、下端封閉且底部設有大小一定的量孔,還包括下濾網,設置在量孔上部;上濾網,位於內杯內且安裝在下濾網上方;茶葉室,位於上濾網與內杯底部之間;茶水室,位於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間內;和茶水通道,位於外杯內壁與內杯外壁之間,並直接與茶水室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濾網 中心穿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用連接體壓住上濾網,固定杆的另一端貫 穿所述下濾網安裝在內杯底部上,其中下濾網上端通過螺母與固定杆連接 為一體,且二者之間留有空隙。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體 和固定杆的上端為插接式連接或螺紋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至 少一個凸起,所述凸起位於所述內杯外壁表面上並沿外壁上下延伸或位於 所述外杯內壁表面上並沿內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於各個凸起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杯為 錐臺式結構,所述外杯的內壁具有一定斜度。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杯為 錐臺式結構,所述外杯內壁垂直與外杯底部,該外杯與內杯底部之間設有 定位杆。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所述茶葉室 開有通向外界的排氣孔。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其特徵在於 所述量孔的直徑為1.3-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載全自動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內杯,所述內杯上端為敞口、下端封閉且底部設有大小一定的量孔,還包括下濾網,設置在量孔上部;上濾網,位於內杯內且安裝在下濾網上方;茶葉室,位於上濾網與內杯底部之間;茶水室,位於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間內;和茶水通道,位於外杯內壁與內杯外壁之間,並直接與茶水室連通。本實用新型能使茶葉茶水分類,避免了久置茶水會產生有害物質的問題;上濾網的設置防止了泡茶時水滿出內杯時,內杯的茶葉進入茶水室,同時也解決了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或喝茶時容易茶葉末容易進入茶水室或口裡的問題。控制了茶水的濃度。喝茶時可以直接拿著外杯喝茶。可以從各個方向喝到茶水,飲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G19/16GK201365764SQ20092002280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日
發明者張宗壯, 斌 沈, 沈律易 申請人:斌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