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柳條剝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4:05:15 2
專利名稱:一種柳條剝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柳條剝皮機。
柳編加工需大量脫皮後的柳條,早期柳條的脫皮,一般為手工脫皮,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專利號為9021095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柳條剝皮機,其結構包括機架及機架上的動力機構,安裝在機架前端的餵入槽、餵入輥,安裝在餵入輥後方機架上的破皮力夾,在破皮力夾後方設有輸送輥,在破皮力夾前方設有導向槽、力夾檔板等。這種結構的柳條剝皮機,可實現柳條剝皮機械化,具有剝皮效率高的優點。但是該剝皮機結構較複雜、製造成本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的柳條剝皮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動力機構,在機架的前端設有一對豎輥,在豎輥的後方機架上設有兩對橫輥,豎輥及橫輥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機構連接,成對設置的豎輥和橫輥,其中一個為主動輥,另一個為從動輥,從動輥浮動設置,以適應不同粗細柳條的通過,三對對輥的轉速,按其排列順序從前至後依次增大。
傳動裝置可為皮帶傳動,包括一中間軸,中間軸通過皮帶傳動裝置連接動力機構、豎輥和橫輥,在中間軸與豎輥間設有錐齒輪,以實現豎輥的運轉。
所說的從動輥浮動設置為彈簧結構。
本實用新型採用低速進料,逐級增速,通過逐級增速,使柳條在對輥中前進時,不但受到對輥的擠壓,同時受到拉力,這樣,柳條的皮在被擠壓的同時,又被拉力轉換成的摩擦力脫光。本實用新型採用一對豎輥脫去兩側的皮,採用兩對橫輥脫去上下兩面的皮。加工後的柳條,潔白、無殘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參照
圖1、2,動力機構1為電動機,電動機設於機架8上,其轉速為每分鐘1420轉,機架1的前端設有一對豎輥3,機架2的後部水平地設有兩對橫輥4、5,輥子為木質外包橡皮,傳動機構為皮帶傳動,包括中間軸2,中間軸2設於機架上,中間軸2通過皮帶傳動裝置9與電動機、豎輥、橫輥連接,在中間軸2與豎輥3之間設有錐齒輪6,以實現豎輥的轉動;對輥中從動輥通過彈簧7實現浮動連接。三對對輥的轉速,按其排列順序,從前至後依次為每分鐘344轉、709.5轉、1419轉。
權利要求1.一種柳條剝皮機,包括機架(8),機架(8)上設有動力機構(1),其特徵在於在機架(8)的前端設有一對豎輥(3),在豎輥(3)的後方機架上設有兩對橫輥(4、5),豎輥及橫輥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機構(1)連接,成對設置的豎輥和橫輥中,其中一個為主動輥,另一個為從動輥,從動輥浮動設置,三對對輥的轉速,按其排列順序從前至後依次增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條剝皮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傳動裝置可為皮帶傳動,包括一中間軸(2),中間軸(2)通過皮帶傳動裝置(9)連接動力機構、豎輥和橫輥,在中間軸與豎輥之間設有錐齒輪(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柳條剝皮機,其結構包括機架,設於機架上的動力機構,在機架的前端設有一對豎輥,在機架的後部設有兩對橫輥,機架上設有傳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將動力傳到對輥上,對輥的轉速由前至後依次增大,以實現脫皮。豎輥脫去柳條兩側面的皮,橫輥脫去上、下面的皮。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操作等優點,加工的柳條潔白、無殘皮。
文檔編號B27J3/00GK2333520SQ9822143
公開日1999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5日 優先權日1998年6月5日
發明者王永福 申請人:王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