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量泵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5:26:00
專利名稱:小流量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特別是用於輸送介質的小流量泵。
背景技術:
應用在石油化工、冶煉、造紙、醫藥、食品加工等行業的小流量泵,主要是由泵體、泵軸、葉輪、軸密封結構、軸承構成。其不足是泵體與葉輪的設計不夠合理,摩擦損失較大,消耗功率,效率低;葉輪產生的軸向力較大,影響軸承使用壽命;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短,軸承箱體結構中軸向間隙的調整需要拆卸泵體,不便於維修,增加維修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效率高、使用壽命長、便於維修的小流量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小流量泵,包括泵體、葉輪、泵軸、機械密封部件、軸承部件,其特徵在於泵體流道為環形流道,其出口段製成錐形擴散管;葉輪為帶有通孔的前開式葉輪,葉輪上的葉片是由長、短間隔設置且呈放射形分布的直葉片構成,葉片的出口角為90度;軸承箱體與軸承盒之間採用螺紋連接。
葉輪與泵體、泵蓋之間的間隙為1-2毫米。
密封室內壁均勻分布有導流塊。
在軸承箱體內設有冷卻管。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小流量泵,通過改變泵體流道及出口段的形狀及提高其表面光潔度,降低了泵的摩擦損失。前開式葉輪,產生的軸向力小,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葉輪葉片的設計,降低了超低比轉速葉輪外徑和葉輪摩擦消耗功率,減少小流量工況下的水力損失,從而保證其具有較高的效率。同時,在與已有小流量泵相同的葉輪直徑條件下,可獲得更高的揚程。軸承箱體與軸承盒採用螺紋連接,在不需拆開泵的條件下,可以準確地調整軸向間隙,維修方便,降低維修成本。為了能夠延長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在密封室內設置導流塊,它可以改變衝洗液的流動方向,使液體由繞軸流動變為沿軸流動,有助於保持液體中固體顆粒的懸浮,將衝蝕作用減至最小。將水冷管直接設在軸承箱潤滑油內,既提高了冷卻效果,又節省空間。
與現有的小流量泵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泵的摩擦損失小,效率高,葉輪產生的軸向力小,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便於維修,維修費用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小流量泵主要是由泵體1、葉輪3、中間連接段4、泵軸5、機械密封部件、軸承部件組成。泵體內的流道為環形流道,其出口段製成錐形擴散管2,泵體與泵蓋21相連接。本實施例的葉輪與泵體、泵蓋之間的間隙為1毫米。與泵軸相連接的葉輪為帶有通孔23的前開式葉輪,見圖2,葉輪上的葉片24為長、短間隔設置且呈放射形分布的直葉片,葉片的出口角為90度。機械密封部件是由軸套22和密封壓蓋18以及機封組件組成,機械密封室19內壁即泵蓋的中心孔壁上均勻分布有導流塊20,導流塊為與孔壁成一體的楔形凸起。軸承部件是由軸承箱體11、軸承盒14、軸承7、15組成,軸承箱體與軸承盒採用螺紋連接,並通過防轉螺釘12限制軸承盒轉動,軸承盒上鑄有刻度標誌。設在軸承盒內的軸承15的端部通過軸承壓環10限位,軸承盒與泵軸間有軸承隔環13。設在軸承箱前端部的軸承7通過軸承隔離環6與中間連接段隔離。軸承箱內設有濺油環8、冷卻管17即水冷波紋管,水冷波紋管直接對潤滑油進行冷卻。軸承箱上設有放氣塞9和連接有支腳16。
權利要求1.一種小流量泵,包括泵體、葉輪、泵軸、機械密封部件、軸承部件,其特徵在於泵體流道為環形流道,其出口段製成錐形擴散管;葉輪為帶有通孔的前開式葉輪,葉輪上的葉片是由長、短間隔設置且呈放射形分布的直葉片構成,葉片的出口角為90度;軸承箱體與軸承盒之間採用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泵,其特徵在於葉輪與泵體、泵蓋之間的間隙為1-2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泵,其特徵在於密封室內壁均勻分布有導流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泵,其特徵在於在軸承箱內設有冷卻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流量泵,其泵體內的流道為環形流道,出口段製成錐形擴散管;葉輪為帶有通孔的前開式葉輪,葉輪上的葉片是由長、短間隔設置且呈放射形分布的直葉片構成,葉片的出口角為90度;軸承箱體與軸承盒之間採用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泵的摩擦損失小,效率高,葉輪產生的軸向力小,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便於維修,維修費用低。
文檔編號F04D29/44GK2721919SQ20042007020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6日
發明者劉海龍, 肖海濤 申請人:大連深藍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