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虹吸式坐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9:26:50 2
專利名稱:一種虹吸式坐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坐便器,具體涉及到一種坐便器衝洗過程出水、衝洗方式。
背景技術:
坐便器屬於一種常用的衛生陶瓷,現在的衝落式坐便器由於利用衝洗重力把汙物 排出彎管,都用洗刷進行衝水,因此,衝洗用水量大,對水資源造成一定的浪費,而且衝力不 夠,經常排汙不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坐便器衝洗用水量大,衝力不夠,排汙不幹 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減少排汙用水量,節省排汙時間,達到節水目的的虹吸式坐便器。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虹吸式坐便器,包括有 便器主體和洗淨面,排汙口以及與排汙口連接的彎管,在坐便器主體後端上設有水箱,水箱 上設有進水孔和排水孔,在所述洗淨面靠近上端邊沿處設有洗刷水沿槽,所述洗刷水沿槽 上方的洗淨面上設有開口方向一致並橫向設置的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所述洗刷水沿 槽自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沿洗淨面內壁傾斜,在所述洗淨面的底端設有水道口和橫向 設置的俯衝孔,所述水道口與所述彎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坐便器洗刷結構及方式,通過設置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 孔,方向橫向,與傳統垂直衝洗相反,並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前沿設備洗刷水沿槽,以 使衝水過程中沿著洗刷水沿槽全面進行對洗淨面衝刷,形成旋渦,將汙物直接衝出坐便器 彎管到排汙口。所述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的尺寸為20 X 12mm。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坐便器具有生產過程 工工藝簡單,衝洗時間短、衝力強勁、排汙能力強、用水量少、速度更快的特點,從而節省排 汙時間,達到節水效益,該坐便器改進方式簡單、實用,解決了坐便器的功能差問題和生產 工藝技術進步。
圖1為本實用新型虹吸式坐便器結構主視圖;圖2圖1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便器主體,2-洗淨面,3-彎管,4-排汙口,5-進水口,6-排水孔, 7-蓋板安裝孔,8-第一衝洗孔,9-第二衝洗孔,10-洗刷水沿槽,11-水道口,12-俯衝孔, 13-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3[0012]實施例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一種虹吸式坐便器,包括有便器主體1和洗淨面2,排汙 口 4以及與排汙口 4連接的彎管3,在坐便器主體1後端上設有水箱13,水箱13上設有進 水孔5和排水孔6,從進水孔5向水箱13供水,再從排水孔6供給衝洗用水,在洗淨面2靠 近上端邊沿處設有洗刷水沿槽10,洗刷水沿槽10上方的洗淨面2上設有開口方向一致並 橫向設置的第一衝洗孔8和第二衝洗孔9,大小為20X12mm,洗刷水沿槽10自第一衝洗孔 8和第二衝洗孔9沿洗淨面2內壁傾斜,促使衝水過程中圍繞洗刷水沿槽10全面向洗淨面 2衝洗,利用槽體的傾斜使衝洗到水道口 11時形成旋渦,再利用輔衝孔12橫向衝出水道口 11至彎管3再排出排汙口 4。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 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一種虹吸式坐便器,包括有便器主體(1)和洗淨面(2),排汙口(4)以及與排汙口(4)連接的彎管(3),在坐便器主體(1)後端上設有水箱(13),水箱(13)上設有進水孔(5)和排水孔(6),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洗淨面(2)靠近上端邊沿處設有洗刷水沿槽(10),所述洗刷水沿槽(10)上方的洗淨面(2)上設有開口方向一致並橫向設置的第一衝洗孔(8)和第二衝洗孔(9),所述洗刷水沿槽(10)自第一衝洗孔(8)和第二衝洗孔(9)沿洗淨面(2)內壁傾斜,在所述洗淨面(2)的底端設有水道口(11)和橫向設置的俯衝孔(12),所述水道口(11)與所述彎管(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坐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衝洗孔(8)和第二衝洗 孑L (9)的尺寸為20 X 1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虹吸式坐便器,包括有便器主體和洗淨面,排汙口以及與排汙口連接的彎管,在坐便器主體後端上設有水箱,水箱上設有進水孔和排水孔,在所述洗淨面靠近上端邊沿處設有洗刷水沿槽,所述洗刷水沿槽上方的洗淨面上設有開口方向一致並橫向設置的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所述洗刷水沿槽自第一衝洗孔和第二衝洗孔沿洗淨面內壁傾斜,在所述洗淨面的底端設有水道口和橫向設置的俯衝孔,所述水道口與所述彎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坐便器具有生產過程工工藝簡單,衝洗時間短、衝力強勁、排汙能力強、用水量少、速度更快的特點,從而節省排汙時間,達到節水效益,該坐便器改進方式簡單、實用,解決了坐便器的功能差問題和生產工藝技術進步。
文檔編號E03D11/08GK201598709SQ20102011214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4日
發明者蔡植豐, 許廣宜, 鄭錫春 申請人:鄭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