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筋直驅永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5:42:55 3
專利名稱:一種散熱筋直驅永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尤其是涉及一種散熱筋直驅永 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
背景技術:
國內外各電機廠家研製的直驅式永磁發電機,經過實際運行,有的雖然己 經併網發電,但運行還不穩定,可靠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和提高,特別是,由於 電機在電磁、發熱及散熱分析、支撐結構等方面還存在大量問題,使得電機性 能指標較低、溫升不可預測,控制特性不好,而且電機過重,運輸和吊裝十分
不便,極容易在吊裝過程中造成機械變形。例如,德國的Vensys公司生產和我 國某公司引進的1. 2MW直驅式永磁發電機採用外轉子、內定子的結構,.雖然運 行效率高,但自身散熱能力很差,需採用內部輔助通風的散熱形式,才能正常運 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散熱 效果好,效率高,便於運輸和安裝的散熱筋直驅永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其包括包括端板,機座,定 子,轉子,端蓋,機座與端板相連,定子固定在機座內,機座外側圓周上設有散 熱筋,定子和轉子由兩個同心圓筒構成,在它們相對的兩個表面上分別設有繞組 和永久磁鐵,相對於定子旋轉的轉子緊固在軸承的外圈上,軸承的內圈與圓錐形 支撐連接,圓錐形支撐與端板連接,位於風機輪轂側的軸承側面連接有制動器。本實用新型機座外側設有散熱筋,利用表面自然風冷卻,提高散熱能力,散 熱性能好,無需採用內部輔助通風的散熱形式,解決了外轉子風力發電機因採用 內部通風,風沙對電樞繞組和永磁體的腐蝕問題,防護效果好;採用單軸承結構, 使結構更加緊湊;採用圓錐形支撐固定結構,使得在電機內部形成較大空腔,方便 風機輪轂的安裝及輪轂、葉片內器件的日常維護,改善風機系統的熱平衡,便於 電流傳導電纜的固定以及防雷擊等;採用永磁材料形成磁場,減小了電機體積, 提高了電機效率,增加了運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採用整體結構,便於現場安 裝和運輸。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端板l,機座2,定子3,轉子5,端蓋6,機座2與 端板1相連,機座2外側圓周上有散熱筋4,定子3和轉子5由兩個同心圓筒構 成,在它們相對的兩個表面上分別設有繞組和永久磁鐵,定子3固定在機座2內, 相對於定子3旋轉的轉子5緊固在軸承8的外圈上,軸承8的內圈與圓錐形支撐 7連接,圓錐形支撐7與端板1連接,位於風機輪轂側的軸承8側面連接有制動 器9。
本實用新型在與機艙和風機輪轂連接之前,可單獨裝配成整體。首先將定子 3和機座2組裝成一體,將圓錐形支撐固定在端板1上,然後將制動器9、軸承 8、轉子5組裝後套入定子3內,固定在圓錐形支撐7上,這樣電機就構成了一 整體。接下來採用緊固件將此發電機與機艙連接,最後在發電機內部緊固發電 機與風機輪轂之間的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筋直驅永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包括端板(1),機座(2),定子(3),轉子(5),端蓋(6),機座(2)與端板(1)相連,定子(3)固定在機座(2)內,其特徵在於,機座(2)外側圓周上設有散熱筋(4),定子(3)和轉子(5)由兩個同心圓筒構成,在它們相對的兩個表面上分別設有繞組和永久磁鐵,相對於定子(3)旋轉的轉子(5)緊固在軸承(8)的外圈上,軸承(8)的內圈與圓錐形支撐(7)連接,圓錐形支撐(7)與端板(1)連接,位於風機輪轂側的軸承(8)側面連接有制動器(9)。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筋直驅永磁同步單軸承風力發電機,其包括端板(1),機座(2),定子(3),轉子(5),端蓋(6),機座(2)與端板(1)相連,定子(3)固定在機座(2)內,其特徵在於,機座(2)外側圓周上設有散熱筋(4),定子(3)和轉子(5)由兩個同心圓筒構成,在它們相對的兩個表面上分別設有繞組和永久磁鐵,相對於定子(3)旋轉的轉子(5)緊固在軸承(8)的外圈上,軸承(8)的內圈與圓錐形支撐(7)連接,圓錐形支撐(7)與端板(1)連接,位於風機輪轂側的軸承(8)側面連接有制動器(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散熱效果好,效率高,便於運輸和安裝。
文檔編號H02K7/10GK201142613SQ20082005200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日
發明者劉智勇, 揚小林, 李春林, 楊國偉, 楊振河, 王步瑤 申請人: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