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9:18:25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該穿線盒是分體結構,解決電線電纜在防爆區域內防護施工強度大,操作難的困擾。
背景技術:
目前,防爆區域內電纜防護管線連接所用彎頭穿線盒為整體結構,施工時必須將所需電纜全部穿過其內腔,電纜受摩擦、自身彎曲應力、超過其自身可承受彎曲半徑的機械損傷等影響,使電纜穿越彎頭時比較困難,造成施工的勞動強度增大,工作效率低。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能夠節省電纜穿越穿線盒的工作時間,有效緩解了防爆區內需被保護的電線電纜的穿越施工難度,克服現有的器材缺陷,提高穿線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包括盒體,定位折頁,大小頭緊固密封件;盒體為大內腔彎頭型、半圓式分體結構,兩端設置有外螺紋,盒蓋與盒座由螺釘固定在一起,盒蓋的螺釘上安裝有防止其自由脫離的卡片;大小頭緊固密封件,作為分體式穿線盒密封、變更內徑、加強機械強度和牢固性之用,其大內螺紋與外螺紋旋緊,小內螺紋與電纜保護管的外螺紋連接;定位折頁連接盒蓋與盒座,起防止移位的定位銷之作用;彎頭角度為70。-170°,分體位置在盒體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處均可;大小頭密封緊固件根據生產需要變換其內徑尺寸。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裝置為可拆卸的大腔體彎頭型、半圓分體式結構、兩端外螺紋管件組成盒體,大腔體設計避免電纜超過自身可承受彎曲半徑的損傷,分體式結構方便電纜的放入;緊固螺釘將可拆卸的盒體密封成一個整體;定位折頁起防止可拆卸的盒體移位的定位作用,並方便盒蓋與盒座的對接;大小頭緊固密封件的大內螺紋6與盒體兩端的外螺紋旋緊,加強了盒體的牢固性和機械性能;小內螺紋7旋接電纜保護管線外螺紋。通過以上各部分緊密配合組成的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可直接將被保護的電纜放置在穿線盒內,避免了電纜防護施工強度大,操作難的困擾,減輕了穿線施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圖I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盒體的左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盒體的正視圖。附圖標記1、定位折頁;2、螺釘;3、外螺紋;4、大小頭密封緊固件;5、盒體;6、大內螺紋、小內螺紋;8、卡片;9盒蓋;10、盒座;11、大密封墊;12、小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參見圖I-圖3,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包括盒體5,定位折頁1,大小頭密封緊固件4 ;所述的盒體5為大腔體彎頭型,半圓式分體結構,兩端外螺紋;分體式盒蓋9與盒座10之間由螺釘2緊固在一起,盒蓋9的螺釘2上裝有防止自由脫離的卡片8,防止螺釘2自由脫離盒蓋9後不易找尋或丟失;盒蓋9與盒座10由定位折頁I相互連接,起開合固定和防止移位的定位銷之作用。盒體5兩端外螺紋3與 配套的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的大內螺紋6連接,起密封、加強分體結構的機械強度和牢固性。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的小內螺紋7旋接電纜保護管線的外螺紋。彎頭的彎度70° -170° (圖中表示的均為90。)。具體使用時,先在電纜上按正確方向穿入兩隻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跟隨4 一併穿入兩個大密封墊11和兩個小密封墊12。擰開螺釘2,打開盒蓋9,放入電纜,採取密封措施後將盒蓋9扣在盒座10上,擰緊螺釘2完成盒體5的組裝。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的大內螺紋6放入大密封墊11後與盒體5兩端外螺紋3擰緊,小內螺紋7內放入小密封墊12與應連接的保護管件外螺紋旋接,完成穿線盒與管線對接施工,快捷方便,省時省力。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其特徵包括盒體(5),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定位折頁(I);盒體(5)為大內腔彎頭型、半圓式分體結構,兩端設置有外螺紋(3),盒蓋(9)與盒座(10)由螺釘(2)固定在一起,盒蓋(9)的螺釘⑵上安裝有防止其自由脫離的卡片⑶;大小頭緊固密封件(4),作為分體式穿線盒密封、變更內徑、加強機械強度和牢固性之用,其大內螺紋(6)與外螺紋(3)旋緊,小內螺紋(7)與電纜保護管的外螺紋連接;定位折頁(I)連接盒蓋(9)與盒座(10),起防止移位的定位銷之作用;彎頭角度為70° -170°,分體位置在盒體(5)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處均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新型防爆彎頭穿線盒,其特徵包括盒體,大小頭緊固密封件和定位折頁;其特徵在於盒體由大腔體彎頭型半圓分體式管件構成,兩端設置有外螺紋,盒蓋與盒座由螺釘固定在一起,盒蓋的螺釘上安裝有防止其自由脫離的卡片;大小頭緊固密封件,作為分體式穿線盒密封、變更內徑、加強機械強度和牢固性之用,其大內螺紋與外螺紋旋緊,小內螺紋與電纜保護管的外螺紋連接;定位折頁連接盒蓋與盒座,起防止移位的定位銷之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快捷方便,省力省時,適用於各種防爆場所。
文檔編號H02G3/06GK202749764SQ201220138590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鄭炳文, 單華珍, 辛銳, 孫愛華, 張萍, 張岷, 胡培霞, 張成剛, 胡培軍, 李斌 申請人:單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