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翅片管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23:11:55 4
專利名稱:螺旋翅片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或者傳熱設備的零部件,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提高傳熱效果的螺旋翅片管。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換熱效率,通常在換熱管的表面通過加翅片,增大換熱管的外表面積 (或內表面積),從而達到提高換熱效率的目的,這樣的換熱管叫做翅片管。表面翅片呈螺旋狀的翅片管叫螺旋翅片管,其使用非常廣泛。但是,螺旋翅片管的 結構還可以進一步改進,以提高其散熱效果,達到節能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螺旋翅片管,以增大傳熱面積、提高散熱效
^ 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螺旋翅片管,包括金屬圓管,所述金屬圓管的外表面設置有螺旋翅片,其特徵在 於,所述螺旋翅片的高度為3mm-10mm,所述螺旋翅片的齒厚為0. 4mm_0. 45mm,所述螺旋翅 片的螺距角為2° -3°。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高度為10mm。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齒厚為0. 4mm。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螺距角為2. 5°。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齒根寬0. 75mm-0. 8mm。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翅片的節距為3. 35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翅片管增大了傳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果,更 加節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 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
圖1和2,螺旋翅片管,包括金屬圓管2,在金屬圓管2的外表面設置有螺旋翅 片1。在本實施例中,螺旋翅片管採用銅、鎳合金加工製成。[0019]該螺旋翅片管的螺旋翅片1高度為3mm-10mm,螺旋翅片1的齒厚為0. 4mm_0.45mm, 螺旋翅片1的螺距角為2° -3°。在本實施例中,螺旋翅片的高度為10mm,螺旋翅片的齒厚 為0. 4mm,螺旋翅片的螺距角為2. 5°。為了使螺旋翅片的結構更為穩固,螺旋翅片的齒根部11比較寬,大約為 0. 75mm-0. 8mm。另外,螺旋翅片的節距(相鄰螺旋翅片之間的距離)為3.35mm,即1英寸內有7個 螺旋翅片。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翅片管增大了傳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果,更加節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 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 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螺旋翅片管,包括金屬圓管,所述金屬圓管的外表面設置有螺旋翅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高度為3mm-10mm,所述螺旋翅片的齒厚為0.4mm-0.45mm,所述螺旋翅片的螺距角為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翅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高度為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翅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齒厚為0.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翅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螺距角為2.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翅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齒根寬 0. 75mm-0. 8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翅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翅片的節距為3.35mm。
專利摘要螺旋翅片管,包括金屬圓管,所述金屬圓管的外表面設置有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的高度為3mm-10mm,所述螺旋翅片的齒厚為0.4mm-0.45mm,所述螺旋翅片的螺距角為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翅片管增大了傳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果,更加節能。
文檔編號F28F1/36GK201589562SQ20092028636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榮德敏 申請人:榮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