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釺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3:34:2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釺頭結構,屬於礦山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礦用螺紋釺頭在鑽鑿巖礦石的過程中,釺頭旋轉衝擊巖石的同時通過釺頭頭部上的通氣孔或通水孔把粉碎的巖石排出孔外,通常,通氣孔或通水孔均是向下設置。釺頭在鑽鑿時,無論是向上、水平或向下鑽鑿,在通氣或通水時,氣流或水流的方向均與鑽鑿方向一致,因此在向下鑽鑿炮孔時,該氣流或水流的方向就與巖粉排出方向相反,阻礙了巖粉的排出,排粉慢,降溫效果差,影響鑽鑿效率及釺頭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排粉效果好、降溫迅速、鑽鑿效率高、壽命長的新型釺頭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釺頭結構,包括一體成型的釺頭杆及釺頭頭部,所述釺頭頭部上設置有正向頂水孔、反向側水孔以及若干合金齒孔,該合金齒孔內設置有合金齒。
所述正向頂水孔與反向側水孔的夾角α為:90°≤α≤180°。
優選地,所述正向頂水孔與反向側水孔的夾角α為:120°≤α≤150°。
最優地,所述正向頂水孔與反向側水孔的夾角α為135°。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設置有正向頂水孔及反向側水孔,增加了排粉及降溫通道;且正向頂水孔及反向側水孔反向設置,無論是向上、水平或向下鑽鑿,都能順暢排出巖粉,具有排粉快、降溫迅速、鑽鑿效率高、釺頭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釺頭杆1、反向側水孔2、釺頭頭部3、合金齒孔4、正向頂水孔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釺頭結構,包括一體成型的釺頭杆1及釺頭頭部3,所述釺頭頭部3上設置有正向頂水孔5、反向側水孔2以及若干合金齒孔4,該合金齒孔內設置有合金齒。在使用過程中,將釺頭與鑽杆連接,從鑽杆中部通入氣流或水流,使氣流或水流進入正向頂水孔5及反向側水孔2內,進行降溫的同時排除巖粉。為了防止粉塵飛揚,優選通入水流。
為了方便排粉,所述正向頂水孔5與反向側水孔2的夾角α為:90°≤α≤180°,使側水孔方向與巖粉排出孔外方向相同。
為了提高排粉效果及降溫速度,所述正向頂水孔5與反向側水孔2的夾角α為:120°≤α≤150°,使側水孔方向與巖粉排出孔外方向相同。
為了使排粉效果最佳,降溫效果最好,所述正向頂水孔5與反向側水孔2的夾角α為135°,使側水孔方向與巖粉排出孔外方向相同。
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應推廣到礦用螺紋釺頭,含R波形螺紋、T形螺紋、SR錐度螺紋、ST58、ST68、GT60等其它礦用螺紋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