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稻麥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20:05:50 2
專利名稱:小型稻麥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機,具體地涉及一種小型稻麥收割機。
現有的小型稻麥收割機種類很多,但大多由各種拖拉機牽引,藉助拖拉機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主傳動箱傳遞動力來進行收割作業。這類收割機結構複雜,體積大,價格昂貴,且不適宜丘陵地區中、小田塊的稻麥收割。另外,如中國專利CN-2250006Y公開了一種小型稻麥收割機,它主要由扶手機架、行走輪、承重輪、履帶組成的履帶行走裝置,主傳動輪,主傳動變速組件箱,倒向、換向組件箱以及割臺裝置構成,該機同樣存在著結構複雜,體積大,操作、維修麻煩等問題,而且不適合水田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適合丘陵地區使用的人扶自走式小型稻麥收割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小型稻麥收割機包括機架、地輪和割臺裝置,機架上設有一發動機,在割臺裝置與發動機之間設有由鏈條和鏈輪構成的傳動系統。
由於該機不需任何拖拉機配套,自帶發動機,以及傳動系統的設計,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大大縮小,重量也隨之減輕,只有100Kg左右,操作起來輕便、靈活,適合丘陵地區旱地、水田、小面積、不規則農田的水稻和小麥的收割,而且造價低廉,廣大個體農戶容易接受。另外,該機還具有工作效率高,每小時可割2-3畝,易於維修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稻麥收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所示稻麥收割機的俯視圖。
由
圖1可見,該機由機架1,地輪4、4',割臺裝置2組成,地輪4、4'設在機架1的下方,割臺裝置2位於機架的前端,機架1上設有一發動機3,割臺裝置2與發動機3之間為傳動系統。
由圖2可見,割臺裝置2由分禾器15、扶禾器、割刀5、輸送帶14組成,其中扶禾器由扶禾星輪6、壓力彈簧16以及扶禾器架組合而成。發動機3的動力輸出端通過皮帶與傳動系統的第一分軸上的皮帶輪8連接,第一分配軸上的輸出小鏈輪9通過鏈條與傳動系統的第二分配軸上的大鏈輪10連接,第二分配軸上的小鏈輪12通過鏈條與地輪4上的大鏈輪13連接,使地輪4、4'達到自動行走的目的;第二分配軸上的輸出大鏈輪11通過鏈條連接割臺裝置2內換向軸上的小鏈輪,並通過一對錐齒輪的旋轉運動帶動銷板作往復運動,達到切割作物之目的。發動機3可選用2.5馬力左右的柴油機。
另外,機架後方設有扶手7,扶手7上固定設有擋住板,調速板,用來控制傳動系統各分配軸上的離合傳動及調速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小型稻麥收割機的工藝過程是這樣的,當機前進收割時,由分禾器15將待割作物與右側暫不收割作物分開,同時扶禾器將輕狀倒伏物扶起,在扶禾星輪6的作用下,將作物撥送到割臺扶持切割。當作物切割後,扶禾星輪6又和上、下輸送帶14的撥齒相配合將作物夾持側向輸送,扶禾器上壓力彈簧16使作物緊貼擋板並直立輸送致割臺的左側時,便以螺旋扇形運動形式離開收割機,連續成條鋪放在田間。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稻麥收割機,包括機架、地輪和割臺裝置,其特徵在於機架(1)上設有一發動機(3),在割臺裝置(2)與發動機(3)之間設有由鏈條和鏈輪構成的傳動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稻麥收割機,其特徵在於發動機(3)的動力輸出通過皮帶與所述傳動系統的第一分配軸上的皮帶輪(8)連接,第一分配軸上的輸出小鏈輪(9)通過鏈條與所述傳動系統的第二分配軸上的大鏈輪(10)連接,第二分配軸上的小鏈輪(12)通過鏈條與地輪(4)上的大鏈輪(13)連接,第二分配軸上的輸出大鏈輪(11)通過鏈條連接割臺裝置(2)內換向軸上的小鏈輪。
專利摘要一種人扶自走式小型稻麥收割機,包括機架、地輪和割臺裝置,機架上設有一發動機,在割臺裝置與發動機之間設有由鏈條和鏈輪構成的傳動系統。該機不需任何拖拉機配套,自帶發動機,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靈活,適合丘陵地區旱地、水田、小面積、不規則農田的水稻和小麥的收割,而且造價低廉,易於維修,是廣大個體農戶容易接受的農業機械。
文檔編號A01D69/00GK2340171SQ982157
公開日1999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1998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純為 申請人:張純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