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滑輪的製作方法
2023-08-22 07:43:36 1
專利名稱:組合滑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鋼絲繩導向和平衡鋼絲繩分支拉力用的,尤其是用於提升或牽引裝置中的組合滑輪。
在公知技術中,例如機械工業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起重機設計手冊》第205頁公開了鍛造、鑄造和焊接三種型式滑輪,均由輪緣、輪輻和輪轂組成。它們的不足之處是鍛造和鑄造滑輪自身重且切削加工量大,耗材多;焊接滑輪焊接量大,易變形,勞動強度高,生產率低,耗能大。這三種型式的鋼質輪緣會影響鋼絲繩的使用壽命,當其繩槽磨損後,整個滑輪均報廢,無法修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於製造,整體剛性好,且能延長鋼絲繩和自身使用壽命的輪緣磨損後能更換的組合滑輪。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輪緣、輪輻和輪轂分開製造,輪緣的內環有凸緣,且凸緣具有一定的厚度;輪輻為兩片形法蘭盤,其分別置於輪緣內凸緣兩側,兩片形法蘭盤相隔一定的距離,輪緣的內凸緣和片形法蘭盤上均有孔,通過緊固件將輪緣和輪輻聯接在一起;片形法蘭盤翻孔後,與輪轂過盈配合聯接。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組合滑輪結構簡圖。
輪緣(1)為易損件,可用耐磨的含油鑄型尼龍或MC尼龍製成,也可用鋁或鋅及其合金製成,其內環上有凸緣(4),凸緣(4)的厚度與滑輪尺寸、輪緣繩槽間的夾角的大小有關,輪輻(2)為鋼板或其它輕金屬板材翻孔製成的片形法蘭盤(5),兩片形法蘭盤(5)的間距即為輪緣(1)內凸緣(4)的厚度;由於兩片形法蘭盤相隔一定的距離,滑輪的輪緣、輪輻和輪轂組合成箱形截面,具有較大的抗彎截面模數,增大了滑輪的承載能力。內凸緣(4)上的孔(6),與片形法蘭盤(5)上的孔(7)同時鉸制。然後用緊固件(8)(如光制螺栓、螺母、防松墊圈或者是光制鉚釘)緊密聯接,緊固件(8)的數目視滑輪大小及承載力的大小而定。片形法蘭盤(5)的翻孔(9)與輪轂(3)過盈配合聯接,為防止其鬆動可用銷釘徑向固定。
當輪緣(1)上的繩槽過度磨損後,卸去緊固件(8),即可更新。輪緣(1)亦可製成分段式,即視滑輪大小可製成兩段式或多段式。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輪緣、輪輻和輪轂分開製造;採用無需焊接、脹接的緊固件聯接,聯接方便、可靠,且拆裝容易;輪緣可採用整體式或分段式結構,選用耐磨材料,方便,當其輪緣繩槽磨損後可單獨更換,延長了滑輪與鋼絲繩的使用壽命;又因輪緣繩槽尺寸不受限制,故可滿足大角度的偏斜鋼絲繩運轉要求;輪輻為加工方便的兩片形法蘭盤,且相隔一定的距離,與輪緣、輪轂組合成箱型截面,自重輕,剛度大,強度高,不易損壞;本組合滑輪不需要任何大型、特殊加工設備,即可製造出任意尺寸滑輪,這是其它類型滑輪力所不能及的。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提升或牽引裝置的組合滑輪,具有可以分開製造的輪緣(1)、輪輻(2)、輪轂(3),其特徵在於輪緣(1)的內環上具有凸緣(4),且凸緣具有一定的厚度;輪輻(2)為兩片形法蘭盤(5),其分別置於輪緣(1)內凸緣(4)兩側,內凸緣和片形法蘭盤(5)上均有孔(6)和(7),通過緊固件(8)將輪緣(1)和輪輻(2)聯接在一起;片法蘭盤上的翻孔(9)與輪轂(3)是過盈配合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滑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緣(1)可製成兩段式或多段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提升或牽引裝置中的組合滑輪,其特徵在於輪緣的內環上具有凸緣,且有一定的厚度;輪輻為兩片形法蘭盤,分別置於輪緣內凸緣兩側,兩輪輻相隔一定的間距;兩片形法蘭盤上的翻孔與輪轂是過盈配合聯接。本實用新型具有輪緣繩槽磨損後可單獨更換,延長了滑輪與鋼絲繩的使用壽命,且兩片形法蘭盤相隔一定的間距,與輪緣,輪轂組成聯接方便,拆裝容易的箱形截面,具有剛度大,強度高,承載力大,不易損壞的優點。
文檔編號B66D3/00GK2199972SQ9421700
公開日1995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1994年7月18日
發明者鍾永祺, 張慧蘭 申請人:鍾永祺, 張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