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8:40:55 3
專利名稱: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類。
現有的新型膨脹加壓髓內針(專利號902004735)的長拉杆的上端為凸臺,平面上有鬆緊的凹插口,為不使膨脹拉緊後長拉杆露出髓內管上端,凸臺平面總是處於髓內針管內,這樣在操作時,只能用起刀類工具進行鬆緊。當這種新型膨脹加壓髓內針應用在較小的髓腔內固定時,由於所施加的擰旋力較大,極易損壞凸臺平面上的凹插口,從而會出現打「打滑」現象,輕者不能膨脹或膨脹度不夠,重者會使髓內針滯留在髓腔內無法拔出,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故其應用範圍受到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既能起到膨脹加壓,促進骨折較快癒合的作用,在操作中又安全、可靠,能適應於各類骨折的內固定的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
圖1是本實用型的分解示意圖圖中1是膨脹螺管,呈圓柱形,其外壁等距離開有四條縱向平行凹槽,下端外壁為珍珠面,並距離地切割為四葉分開狀,上端的內外壁均有螺紋。2是螺杆,呈偏圓形狀,套裝在膨脹螺管1內,其下端凸臺,上端有螺紋。3是加壓螺母,它擰在膨脹螺管1上端的外壁螺紋上。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切開折骨端處,於折骨端處軸向鑽一孔,將本膨脹螺管1軸向插入骨腔中,使膨脹螺管1位於折骨兩側,從膨脹管1上端處插入螺杆2,用套筒板手旋轉螺杆2,使螺杆2的下端軸向向下移動,將膨脹螺管1的下端向四個方面脹開,珍珠面靠緊骨腔內壁,然後加上加壓螺母3,並將其擰緊,使折骨軸向移動,直至折骨接觸,最後將露在膨脹螺管1上的端外的螺杆2餘段用咬剪鉗咬斷,使其不會扎入患者肉中即可。當折骨癒合後,需退針時,先用套筒板手反轉螺杆2,解除膨脹管1的膨脹力,然後用螺母套筒板手將加壓螺母3旋出,膨脹螺管1即可退出。
本內固定器具有膨脹加壓安全、可靠、方便、膨脹力大,適應性廣,患者病苦小,癒合快的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是由膨脹螺管1、螺杆2和加壓螺母3所組成的,其特徵是a、膨脹螺管1呈圓柱形,外壁等距離開有四條縱向平行凹槽,下端為四葉分開狀,四葉內管徑從上至下為逐漸縮小之圓錐管形。上端的內外壁均有螺紋。b、螺杆2呈扁圓形,套裝在膨脹螺管,內、其下端為凸臺,上端有螺紋。c、加壓螺母3擰在膨脹螺管1上端外壁螺紋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其特徵在於膨脹螺管1下端外壁為珍珠面。
專利摘要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採用旋入式膨脹方法,其膨脹螺管呈圓柱形,外壁等距離開有四條縱向平行凹槽,下端外壁為珍珠面,並等距離地切割為四葉分開狀,四葉管徑從上至下為逐漸縮小之圓錐管形,上端的內外壁均有螺紋,螺杆呈扁圓形,套裝在膨脹螺管內,其下端為凸臺,上端有螺紋,加壓螺母則擰在膨脹螺管上端的外壁螺紋上,這種可調旋入式膨脹加壓內固定器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適應性廣,患者痛苦小,還有軸向加壓,骨折癒合較快的優點,適合在醫療部門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58GK2127600SQ92223170
公開日1993年3月3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23日
發明者孫華貴, 熊作炎 申請人:孫華貴, 熊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