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溫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8:35:55 1
專利名稱:超低溫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製冷設備中的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特別適用於超低溫設備使用的超低溫換熱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進步,在國防、航空、醫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品的驗收實驗方面,超低溫環境實驗設備越來越佔有重要的位置,溫度要求在-80℃到-100℃,常用的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無法達到,必須採用雙級復迭式蒸汽壓縮製冷循環,雙級復迭式蒸汽壓縮製冷循環系統使用的換熱器一般設有殼體,殼體壁設有保溫材料,殼體內設有套管組件,套管組件是由若干管徑大的光管(外管)套在管徑小的光管(內管),然後採用彎頭使其相互連接,使管徑大的光管和管徑小的光管分別形成液體通道,套管間設有保溫層,再將管徑大的光管和管徑小的光管分別與高溫部分壓縮循環和低溫部分壓縮循環相連接,這種中間換熱器換熱效率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的超低溫換熱器。
本發明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一種超低溫換熱器,設有殼體、保溫層,其特徵是套管在殼體內盤旋成圓臺形,殼體上分別設有外管進、出接口和內管進、出接口。
為了增加換熱面積,使其換熱效率更高,套管中的外管內壁上設有螺紋,套管中的內管的內壁上也可以設有螺紋。
本發明由於將套管繞成圓臺形,也稱塔形,這種獨特的塔式流體流道使製冷劑在外管和內管的流動阻力減小,從而達到換熱效率高、節能的目的,由於在套管的外管內壁上設有散熱螺紋及套管的內管的內壁上設有螺紋,增加了外管和內管的換熱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換熱效率和節能效果,具有結構新穎、換熱效率高、節能效果好等優點,
附圖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超低溫換熱器,設有殼體1,殼體1的壁內或壁外設有保溫層,套管2為管徑大的外管3套在管徑小的內管4,套管2在殼體內呈圓臺形,也稱塔形或塔式,這種獨特的塔式流體流道使製冷劑在外管和內管的流動阻力減小,從而達到換熱效率高、節能的目的,殼體1上分別設有外管進液接口6、出液接口7和內管進液接口8、出液接口9,外管進液接口6、出液接口7和內管進液接口8、出液接口9可以互換,為了增加換熱面積,使其換熱效率更高,套管2的外管3和內管4的內壁上分別設有螺紋,也可以單獨在套管2的外管3的內壁上設有螺紋,還可以單獨在套管2中的內管4的內壁上也可以設有螺紋。
如圖2所示,本發明使用時,分別將外管進液接口6、出液接口7、內管進液接口8、出液接口9與高溫壓縮循環中的壓縮機10、蒸發器11、節流裝置12和低溫壓縮循環壓縮機13、蒸發器14、節流裝置15相連接,本發明使高溫壓縮循環部分和低溫壓縮循環部分連接起來,中間換熱器既是高溫壓縮循環部分的蒸發器,又是低溫壓縮循環部分的冷凝器,形成超低溫溫製冷裝置,本發明具有結構新穎、換熱效率高、節能效果好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醫學等領域。
權利要求
1.一種超低溫換熱器,設有殼體、保溫層,其特徵在於套管在殼體內盤旋成圓臺形,殼體上分別設有外管進、出接口和內管進、出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低溫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外管內壁上設有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一種超低溫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內管的內壁上設有螺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製冷設備中的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於超低溫設備使用的超低溫換熱器,其設有殼體、保溫層,特徵是套管在殼體內盤旋成圓臺形,殼體上分別設有外管進、出接口和內管進、出接口,外管和內管的內壁上設有螺紋,這種獨特的塔式流體流道使製冷劑在外管和內管的流動阻力減小,增加了換熱面積,具有結構新穎、換熱效率高、節能效果好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醫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品的驗收實驗方面,也可應用於賓館、飯店等飲食業。
文檔編號F28D7/00GK1664482SQ200510042498
公開日2005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4日
發明者夏文慶, 姜英衛 申請人:威海安泰電子製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