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6:27:20 2
專利名稱: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採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豎井向下掘進井筒過程中,井壁常常會出現滲水、出水,現有的做法大多是將水直 接放至井底,由水泵定期排出。但是此做法使得井底施工人員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中,工作 條件極其惡劣,不利於施工的開展,嚴重限制了豎井施工的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豎井筒壁 集、排水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在出水裂隙群下方,垂直豎井筒壁水平向內開設有平 硐,平硐內安裝有水泵,水泵連接有排水管,在平硐口處的排水管和平硐底部之間封閉設置 有混凝土層。平硐作為上部集水用,平硐的大小依井壁滲出水量大小而定。 較好地,混凝土層的高度為整個平硐高度的2/3。 進一步,在平硐底部中間位置的混凝土層底端設置有排汙口 ,排汙口上設置有閘 閥。 再進一步,在井底工作面外的豎井筒壁上設置有混凝土層,該混凝土層與平硐處 的混凝土層呈一整體。 本實用新型的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為井下施工人員創造了良好的無水工作環 境,同時也提高了豎井施工進度。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
局限於此。 如附圖所示, 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在出水裂隙群1下方,垂直豎井筒壁2水 平向內施工一平硐3,平硐3內安裝一潛水泵4,潛水泵4連接一排水管5,在平硐3 口處的 排水管5和平硐3底部之間澆注有混凝土層6-1以封閉平硐3 口 ,混凝土層6-1的高度為 整個平硐3高度的2/3,在平硐3底部中間位置的混凝土層6-1底端開設一排汙口 7,排汙 口 7上安裝有閘閥8,在井底工作面9外的豎井筒壁2上澆注有混凝土層6-2,該混凝土層 6-2與平硐3處的混凝土層6-1呈一整體澆注。 出水裂隙群1滲出的水起先由平硐3收集,當集水到一定量後,由潛水泵4將平硐3內的集水通過排水管5排出豎井外。同時,也可以定期開啟閘閥8,將平硐3內的少量汙 水從排汙口 7排盡。
權利要求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其特徵在於在出水裂隙群下方,垂直豎井筒壁水平向內開設有平硐,平硐內安裝有水泵,水泵連接有排水管,在平硐口處的排水管和平硐底部之間封閉設置有混凝土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其特徵在於混凝土層的高度為整個平 硐高度的2/3。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其特徵在於在平硐底部中間位置的混 凝土層底端設置有排汙口 ,排汙口上設置有閘閥。
4. 如權利要求1 3之任意一項所述的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其特徵在於在井底工 作面外的豎井筒壁上設置有混凝土層,該混凝土層與平硐處的混凝土層呈一整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採礦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在出水裂隙群下方,垂直豎井筒壁水平向內開設有平硐,平硐內安裝有水泵,水泵連接有排水管,在平硐口處的排水管和平硐底部之間封閉設置有混凝土層。本實用新型的豎井筒壁集、排水系統為井下施工人員創造了良好的無水工作環境,同時也提高了豎井施工進度。
文檔編號E21F16/00GK201546757SQ20092025794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9日
發明者何嶽 申請人:靈寶市金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