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流重力沉降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7:27:55 5
紊流重力沉降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紊流重力沉降閥,屬於閥領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冷卻器前的管路上增加一個閥體對氣、水進行提前處理的紊流重力沉降閥。本實用新型沉降閥閥體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頂部壓蓋和底部閥蓋,底部閥蓋上端的凸起部位插在螺旋導流器的導流器下槽內,螺旋導流器表面為螺紋形狀,螺旋導流器上端插在頂部壓蓋下面的壓蓋槽內;在沉降閥閥體上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排汙口。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水、氣取樣系統,性能穩定,密封可靠,沉降效果好,安裝拆卸方便,使用壽命長等有益效果。安裝在冷卻器前先將氣、水進行了處理,這樣就不會堵塞通道而損壞取樣裝置冷卻器。
【專利說明】紊流重力沉降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廣泛使用於電廠各種氣、水試樣從各取樣點通過管路輸送到氣、水取樣裝置冷卻器冷卻處理後,達到規定壓力、溫度進行化學試驗監督。在氣、水質異常工況下運行,易造成取樣通道堵塞、取樣裝置冷卻器損壞。不能及時進行水、氣試驗,影響機組的穩定運行。檢修人員要經常維修,切割取樣管路,對堵塞段進行高壓氣體反吹。更換損壞的取樣裝置冷卻器,從而增加了運行和檢修過程中的錯誤操作機率,對安全文明生產造成隱患,同時增加了費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冷卻器前的管路上增加一個閥體對氣、水進行提前處理的紊流重力沉降閥。
[0004]本實用新型沉降閥閥體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頂部壓蓋和底部閥蓋,底部閥蓋上端的凸起部位插在螺旋導流器的導流器下槽內,螺旋導流器表面為螺紋形狀,螺旋導流器上端插在頂部壓蓋下面的壓蓋槽內;在沉降閥閥體上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排汙口。
[0005]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水、氣取樣系統,性能穩定,密封可靠,沉降效果好,安裝拆卸方便,使用壽命長等有益效果。安裝在冷卻器前先將氣、水進行了處理,這樣就不會堵塞通道而損壞取樣裝置冷卻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本實用新型沉降閥閥體I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頂部壓蓋3和底部閥蓋9,底部閥蓋9上端的凸起部位8插在螺旋導流器5的導流器下槽7內,螺旋導流器5表面為螺紋形狀,螺旋導流器5上端插在頂部壓蓋3下面的壓蓋槽4內;在沉降閥閥體I上有進水口 6、出水口2和排汙口 10。
[000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09]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排汙口的沉降閥閥體,閥體材質為I Cr ISN1Ti0通過螺紋連接帶有腔體的頂部壓蓋和帶有凸柱的底部閥蓋,所述沉降閥閥體與頂部壓蓋之間設有密封元件,所述沉降閥閥體底部閥蓋之間設有密封元件。
[0010]所述沉降閥底部閥蓋與沉降閥閥體螺紋連接,結合面之間設有密封元件密封。
[0011]所述沉降閥底部閥蓋凸起部位與螺旋導流器底部腔體接觸頂壓。
[0012]所述沉降閥頂部閥蓋與沉降閥閥體螺紋連接,結合面之間設有密封元件密封。
[0013]所述沉降閥底部閥蓋腔體部位與螺旋導流器頂部接觸壓實。
[0014]所述沉降閥螺旋導流器與底部閥蓋和頂部閥蓋緊密接觸,成壓實狀態。改變進入新型紊流重力沉降閥內的氣、水流動方向,減小流速。使得氣、水所攜帶的顆粒雜質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0015]所述沉降閥體進水口與來水母管焊接連接,出水口與取樣冷卻器入口管焊接連接,排水口與排水母管焊接連接。
[0016]所述沉降閥,密封元件、密封元件由聚四氟乙烯材料製成,可嵌入底部閥蓋和頂部閥蓋的凹槽,與沉降閥閥體緊密相接,有效防止新型紊流重力沉降閥漏洩。使得密封效果更加良好。
[0017]工作原理:
[0018]本實用新型由採樣點採集的氣、水進入沉降閥內,通過螺旋導流器,改變進入新型紊流重力沉降閥內的氣、水流動方向,按螺旋導流器的設定的旋轉方向紊流轉動,同時減小流速。使得氣、水所攜帶的顆粒雜質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降的顆粒雜質由閥門控制的定期排出。經過沉降處理的氣、水由出口進入到取樣冷卻器內達到規定壓力、溫度,有效地避免了顆粒雜質堵塞通道,穩定了氣、水樣品流量。保證氣、水樣品試驗監督的準確性和瞬時性。發明型紊流重力沉降閥閥體與頂部壓蓋、底部壓蓋採用螺紋連接,檢修拆卸方便,設有可鑲嵌聚四氟乙烯材料製成的密封元件的凹槽,密封效果更加良好。新型紊流重力沉降閥性能穩定,沉降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紊流重力沉降閥,其特徵在於:沉降閥閥體(I)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頂部壓蓋(3)和底部閥蓋(9),底部閥蓋(9)上端的凸起部位(8)插在螺旋導流器(5)的導流器下槽(7)內,螺旋導流器(5)表面為螺紋形狀,螺旋導流器(5)上端插在頂部壓蓋(3)下面的壓蓋槽(4)內;在沉降閥閥體(I)上有進水口(6)、出水口(2)和排汙口(10)。
【文檔編號】B01D45/02GK203944231SQ201420356960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韓延軍, 劉智, 國文閣, 雷強, 賈虹傑 申請人:大唐琿春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