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與獨處(社交距離之下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
2023-09-21 17:21:29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曾幾何時,很多人還未聽說過「社交距離」這個詞。但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早已對它無比熟悉,疫情給不少人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驟然之間,熙熙攘攘仿佛永不「休止」、燈火通明的城市,慢了下來,靜了下來。對此,不論是近期對此感受良多的上海市民,還是身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同樣面臨嚴峻防疫形勢的你我,都有無比真實的體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工作日居家辦公,休息日居家休閒——在這種情況下,「社交距離」不再僅是我們在公共場合需要與他人保持的物理距離,同時也是我們與朋友、與親戚、與同事不得不保持的無形隔離。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門、非必要不見面——這一個個基於防疫需要的「非必要」,大刀闊斧地對疫情時代的社交做著減法。不論我們如何看待,無疑都要調整心態、適應這種總是與「距離」相伴的新生活。
將日曆翻回2020年,當城市生活首次因防疫而「靜止」時,我有好幾個身為上班族的朋友,都在心底生出過一點暗喜。他們當然也為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和自己的健康安全而擔憂,但如果要說「苦中作樂」,不用每天通勤上下班,無疑是對職場人士的一大「解放」。
我在北京,認識太多單程通勤時間就要超過一小時的人。終日奔波的疲憊,似乎也是在大城市工作必須付出的成本。夏天日照時間較長還好,冬天的通勤尤為難熬——睜開眼睛時天還黑著,但不論多想再賴幾分鐘,工作養家的重壓都在成年人們的耳邊說著「不行」。在滾滾人潮中,恐怕沒有幾個職場人不曾幻想免於通勤的日子,渴望擁有完整的清晨與黃昏。
對我和家人而言,居家生活讓我們與外界隔離開,但也因此讓我們有機會彌補平日的遺憾。過去,當我們早上倉促離家,總想著如果能有更多時間,一定能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周末和朋友歡聚後,回家癱坐在沙發上,我們也會自問:如果周末能靜下心來學習,恐怕早已把一直晾在那的第二外語學了起來;收拾書架時,我也常會看到一本本塑封未拆、卻已買了幾年的「新書」。
每到這樣的時刻,我們便會思忖:如果能有更多時間留給自己該有多好。因疫情而放慢腳步的城市,讓人在被動中脫離了「7×24」連軸轉的規制化生活,那些在碎片化的時間中無法實現的願景,也只有在與自己相處、擁有完整的清晨與黃昏時,方能得以自由的舒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疫情帶來的封閉狀態,當然是令人苦悶和無奈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去,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們不妨試著去做那些過去被工作壓力和無效社交所擠壓的事情,追尋內心的渴望與平和。在幾近足不出戶的日子裡,我背下了好幾頁的外語單詞,家人撿起積灰的吉他,把每一根弦都調準了音,我們還一同看了許多積壓已久的好書、好劇、好電影。躲避病毒的日子裡,這些小小的意外收穫,足以令人倍感欣慰。
但話說回來,「靜止」之下的生活,當然不可能只剝去那些我們不想要的東西。「社交距離」之下,離你我而遠去的,不僅是那些令人感到煩躁、冗餘的無效社交,同時也包括那些人們確實需要、用心珍惜的「積極社交」。封控隔離的日子裡,人們難免要面對「社交短缺」帶來的沉悶感和窒息感。倘若身邊有家人、愛人,甚至是寵物的陪伴倒也還好,但對那些獨居的年輕人而言,這種狀態無疑是難以排解的。
越是無法與親朋好友見面,那些平時不太被重視的社交渠道越是顯得珍貴。有些早已獨立生活的年輕人,和父母通視頻,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也在賽博世界裡給那些尋求聯結的寂寞靈魂提供了呼朋引伴的能力。這些「遠程社交」當然無法取代正常的社交,但就像行走在沙漠裡的人必須善用綠洲,直到疫情徹底結束之前,我們都得努力去掌握這門讓我們與外界保持接觸、讓心靈得以浸潤的方法。在與自己相處的日子裡,這也是「社交距離」對我們的一種考驗。
中國的古人講究「慎獨」——即便僅與自己相處,也應坦誠面對、認真協調自己的生活與內心。這個要求聽著好像很高,其實也為我們提供了度過封閉時光的一種「心法」。面對個體無法以主觀能力控制的現實,慌張與沉淪都非我們所願,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接受內心的「修行」,或許才是最合適的那個答案。
撰文/林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