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及裝有該發電機的電動汽車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22:22:20 1
專利名稱:風力發電機及裝有該發電機的電動汽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及裝有該發電機的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汽車作為一種無汙染、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已得到人們廣泛重視。電動汽 車的動能來源是可充電的蓄電池,一般的蓄電池的儲電量較為有限,汽車行駛一段距離後 便需要在固定地點充電,因此,極大地限制了電動汽車的行車裡程和行駛範圍。太陽能電動 汽車雖然可以利用太陽能為蓄電池補充一定量的電能,但其存在造價高,遇到陰天下雨等 光照不足的情況不能連續工作和太陽能電池板容易損壞的缺陷,推廣應用難度較大。因此, 人們需要一種可利用天然資源,又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的發電裝置為電動汽車提供輔助的 能量,以擴大電動汽車的行車裡程和範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機,所述風力發電機結構簡單、造價低 廉,可在汽車等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將產生的風能轉化為電能為汽車蓄電池的補充能量, 相對太陽能電能轉化裝置而言,其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裝 有該發電機的電動汽車,與現有的電動汽車相比,其受外界環境條件影響較小,行車裡程較 長,行車範圍也較大。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風力發電機,它包括殼體,殼體的一側開 設進風口,後部開設出風口 ;殼體內安裝傳動軸,傳動軸的外周安裝至少三根風葉杆,風葉 杆位於殼體內,每根風葉杆上安裝一個風葉;傳動軸的一端穿出殼體安裝發電機。一種裝有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包括電動汽車車體,電動汽車車體的側面或頂部安裝所述的 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殼體與電動汽車車體連接,所述發電機通過導線與電動汽車車體內的 儲電裝置連接。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所述的發電機 包括發電機殼體,發電機殼體內安裝定子和轉子,發電機殼體內開設油腔,定子位於油腔 內,發電機殼體上安裝防護罩,防護罩的側壁上開設防護罩出風口和防護罩進風口,防護罩 內安裝盤管,盤管上安裝進液管和回液管,進液管和回液管分別與發電機殼體連接,並與油 腔相通,盤管上安裝散熱片;殼體的底面安裝漏鬥形集風罩,集風罩通過導風管與防護罩進 風口連接。定子的外表面設置散熱凸塊。殼體的進風口處安裝集風擋板,集風擋板與集風 罩連接。殼體前部為流線型的弧面。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風力發電機可利用其周圍的風能進行發電,受外境 影響較小,尤其是在裝有該發電機的交通工具行進時,可進行連續發電。裝有所述風力發電 機的電動汽車,一方面可利用汽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風阻進行發電,尤其是在汽車滑行時, 可使汽車蓄電池處於高效地儲能狀態,另一方面,可在汽車靜止狀態下,利用車體附近的風 能發電,為汽車蓄電池補充電能,從而,可保證電動汽車能有更充足的電能供給,大幅提高
3行車裡和和行車範圍。所述的風力發電機還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和綠 色環保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視圖;圖3 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1的B向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是裝有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 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裝有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的另一方案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殼體2傳動軸3出風口 4集風罩5導風管6風葉杆7風葉 8進風口 9集風擋板10發電機殼體11電動汽車車體12進液管13防護罩14
盤管15回液管16散熱凸塊17定子18防護罩進風口 19散熱片20防護罩出風 口 21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如圖1至圖3所示,它包括殼體1,殼體1的一側開 設進風口 8,後部開設出風口 3 ;殼體1內安裝傳動軸2,傳動軸2的外周安裝至少三根風葉 杆6,風葉杆6位於殼體1內,每根風葉杆6上安裝一個風葉7 ;傳動軸2的一端穿出殼體1 安裝發電機,即傳動軸2的一端與發電機的輸入軸連接。在殼體1的側部開設進風口 8可 最大限度地將風引入殼體1內,為風葉7提供旋轉的動力,從而提高發電效率;殼體1的後 部開出風口 3可便於進入殼體1風及時排出,不會對汽車的行進帶來過大的阻力。使用時,可將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安裝於汽車、火車、船舶或飛行器等各類交通工具 上,並使殼體1的前部朝向交通工具通常行進的方向。交通工具在行進過程中產生的風會 由進風口 8進入殼體1內,並由出風口 3排出,在此過程中風通過風葉7和風葉杆6帶動傳 動軸2轉動,傳動軸2帶動所述發電機的轉子轉動,從而產生電能。如圖1和圖4所示,所述的發電機包括發電機殼體10,發電機殼體10內安裝定子 17和轉子,發電機殼體10內開設油腔21,定子17位於油腔21內,發電機殼體10上安裝防 護罩13,防護罩13的側壁上開設防護罩出風口 20和防護罩進風口 18,防護罩13內安裝盤 管14,盤管14上安裝進液管12和回液管15,進液管12和回液管15分別與發電機殼體10 連接,並與油腔21相通,盤管14上安裝散熱片19,散熱片19可增大盤管14的散熱面積,提 高散熱效果;殼體1的底面安裝漏鬥形集風罩4,集風罩4通過導風管5與防護罩進風口 18 連接。使用時,可將油腔21內注滿絕緣導熱的液體,定子17浸於所述液體中,在所述發電 機工作過程中,定子17和轉子所產生的熱量,被絕緣導熱液體吸收,所述液體在油腔21與 盤管14之間循環流動,將吸收的熱量在盤管14處散出。集風罩4可將進入殼體1內的風 收集起來,並經導風管5導入防護罩13內,對散熱片19進行強制對流換熱,以提高散熱效 果。由於所述發電機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可以快速釋放,因此,可延長發電機的使用壽 命,並可確保發電機能長時間不間斷工作。所述的絕緣導熱液體可以是現有的導熱油,也可 以是現有的其他具有絕緣和導熱性能的液態導熱介質。為提高定子17的散熱效率,如圖1所示,定子17的外表面設置散熱凸塊16。數條 散熱凸塊16可增加定子17的表面積。為了能提高集風罩4的集風效率,如圖2所示,殼體1的進風口 8處可安裝集風擋板9,集風擋板9與集風罩4連接。集風擋板9可有效地將絕大部分的風導入集風罩4內。殼體1前部為流線型的弧面,該結構特徵可有效地減少汽車行進過程中的阻力, 同時可增加殼體1的進風量,提高所述風力發電機的工作效率。一種裝有所述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包括電動汽車車體11,電動汽車車體11的 側面或頂部可安裝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殼體10與電動汽車車體11連接,所述發電機 通過導線與電動汽車車體11內的儲電裝置連接。無論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還是在靜止的狀 態下,只要有風經過所述的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均可將風能轉化成電能供給儲電裝置 儲存,可為電動汽車補充電能,從而,可有效地減少能量的消耗。所述的電動汽車車體11可 以是現有的電動汽車或混合燃料汽車,具備驅動機構、方向控制機構等行車必備的裝置。所 述的儲電裝置可以是蓄電池,也可以是現有的其他車用的儲電設備。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風力發電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殼體(1),殼體(1)的一側開設進風口(8),後部開設出風口(3);殼體(1)內安裝傳動軸(2),傳動軸(2)的外周安裝至少三根風葉杆(6),風葉杆(6)位於殼體(1)內,每根風葉杆(6)上安裝一個風葉(7);傳動軸(2)的一端穿出殼體(1)安裝發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電機包括發電機殼體 (10),發電機殼體(10)內安裝定子(17)和轉子,發電機殼體(10)內開設油腔(21),定子 (17)位於油腔(21)內,發電機殼體(10)上安裝防護罩(13),防護罩(13)的側壁上開設防 護罩出風口(20)和防護罩進風口(18),防護罩(13)內安裝盤管(14),盤管(14)上安裝進 液管(12)和回液管(15),進液管(12)和回液管(15)分別與發電機殼體(10)連接,並與油 腔(21)相通,盤管(14)上安裝散熱片(19);殼體(1)的底面安裝漏鬥形集風罩(4),集風罩 (4)通過導風管(5)與防護罩進風口(18)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其特徵在於定子(17)的外表面設置散熱凸塊 (1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其特徵在於殼體(1)的進風口(8)處安裝集風 擋板(9),集風擋板(9)與集風罩(4)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力發電機,其特徵在於殼體(1)前部為流線型的弧面。
6. 一種裝有權利要求1所述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汽車車體(II),電動汽車車體(11)的側面或頂部安裝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殼體(10)與電動汽 車車體(11)連接,所述發電機通過導線與電動汽車車體(11)內的儲電裝置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機,它包括殼體,殼體的一側開設進風口,後部開設出風口;殼體內安裝傳動軸,傳動軸的外周安裝至少三根風葉杆,風葉杆位於殼體內,每根風葉杆上安裝一個風葉;傳動軸的一端穿出殼體安裝發電機。一種裝有所述風力發電機的電動汽車,包括電動汽車車體,電動汽車車體的側面或頂部安裝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殼體與電動汽車車體連接,所述發電機通過導線與電動汽車車體內的儲電裝置連接。所述風力發電機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可在汽車等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將產生的風能轉化為電能為汽車蓄電池的補充能量,相對太陽能電能轉化裝置而言,其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文檔編號F03D3/00GK201679643SQ20102018925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3日
發明者王顯兵 申請人:王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