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3:51: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
背景技術:
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由分離撥叉和支撐機構組成。離合器分離撥叉的一端通過支撐機構安裝在離合器殼體上,另一端設置有凹坑作為離合器執行機構的接觸點,中部設置有矩形孔用於安裝分離軸承。存在的問題是:(1)支撐機構零件數量多、安裝結構複雜,給製造和裝配帶來了很多麻煩;(2)由於離合器分離撥叉本身存在固有頻率,在發動機轉速改變過程中,易與發動機固有頻率重合,產生共振,引起離合器踏板抖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優化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減少零件數量、簡化安裝結構,方便製造和裝配;並通過增加模態改變分離撥叉自身的固有頻率,避免與發動機固有頻率重合從而引發共振。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包括分離撥叉、橡膠支撐柱和彈性鎖緊鋼絲,所述分離撥叉為一體成型的板狀金屬片,金屬片的前端設置圓形孔作為安裝點,金屬片的後端設置有向上拱起的圓形凹坑作為離合器執行機構的接觸點,金屬片的中部設置有矩形孔用 於安裝分離軸承,在所述分離撥叉的頂面焊接有第一質量塊和第二質量塊,所述第一質量塊左右居中地焊接在圓形孔與矩形孔之間,第二質量塊左右居中地焊接在矩形孔與圓形凹坑之間;
所述橡膠支撐柱的主體為圓柱,圓柱的頂部帶有第一圓盤,圓柱的中部帶有第二圓盤,第二圓盤的直徑大於第一圓盤的直徑,第一圓盤的直徑大於圓形孔的直徑,橡膠支撐柱由下向上插入分離撥叉的圓形孔內,使得第一圓盤與第二圓盤分別位於圓形孔的上下兩側;所述彈性鎖緊鋼絲為水平設置的「U」形鋼絲,「U」形鋼絲的中部套夾在橡膠支撐柱的第一圓盤與第二圓盤之間的軸頸上,「U」形鋼絲的底部相對中部向上水平抬起,穿過分離撥叉上對應設置的過孔後掛在分離撥叉的沉臺上,「U」形鋼絲的兩端頭向上折彎後再彎折成掛鈎,折彎部越過分離撥叉的前端頭後通過掛鈎掛在分離撥叉的頂面。
安裝時,先將彈性鎖緊鋼絲的中部套夾在橡膠支撐柱的軸頸上,再由下向上將橡膠支撐柱的第一圓盤插入分離撥叉端部的圓形孔內,橡膠支撐柱為橡膠件,利用橡膠的變形量能順利將第一圓盤穿過分離撥叉端部的圓形孔,由於第一圓盤、第二圓盤的直徑大於分離撥叉端部的圓孔直徑,鬆開手後,第一圓盤、第二圓盤分別位於分離撥叉端部圓孔的上下兩側。「U」形鋼絲底部相對中部向上水平抬起,穿過分離撥叉上對應設置的過孔後掛在分離撥叉的沉臺上;「U」形鋼絲的兩端頭向上折彎後再彎折成掛鈎,折彎部越過分離撥叉的端頭後通過掛鈎掛在分離撥叉的頂面,橡膠支撐柱的下端插入離合器殼體上對應設置的圓孔內,從而實現了對分離撥叉組件的安裝。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橡膠支撐柱上設置有與圓柱同軸的貫通圓孔,橡膠支撐柱下部為具有防轉功能的腰形柱。進一步減輕重量,降低成本, 增大橡膠支撐柱的變形量,安裝更加快捷。
進一步,所述第一質量塊與第二質量塊均為矩形且等厚,圓形孔與矩形孔的距離大於矩形孔與圓形凹坑的距離,第一質量塊的長度小於第二質量塊的長度,第一質量塊的寬度小於第二質量塊的寬度。兩質量塊等厚,便於選材加工製造,兩質量塊一長一短、一寬一窄,總質量幾乎接近,通過試驗驗證,對於增加模態效果更加顯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巧妙,減少了零件數量,方便製造和裝配;為了使分離撥叉與發動機固有頻率不重合,在分離撥叉的頂面添加兩個質量塊,兩個質量塊一前一後布置,分別位於分離軸承安裝孔的兩側,使分離撥叉增加模態改變自身固有頻率,不與發動機產生共振,從而避免離合器踏板抖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分離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橡膠支撐柱與彈性鎖緊鋼絲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結合圖1—圖3所示,一種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主要由分離撥叉1、橡膠支撐柱2、彈性鎖緊鋼絲3、第一質量塊4和第二質量塊5組成。
分離撥叉1為一體成型的板狀金屬片。最好是,金屬片整體左右對稱,金屬片的中部寬,朝前後兩端寬度逐漸減小,金屬片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向上彎折的翻邊1a,以增加強度。金屬片的前端設置圓形孔1b作為安裝點,金屬 片的後端設置有向上拱起的圓形凹坑1c作為離合器執行機構的接觸點,金屬片的中部設置有矩形孔1d用於安裝分離軸承,與傳統分離撥叉1的結構相同。
在分離撥叉1的頂面焊接有第一質量塊4和第二質量塊5,第一質量塊4左右居中地焊接在圓形孔1b與矩形孔1d之間,第二質量塊5左右居中地焊接在矩形孔1d與圓形凹坑1c之間。
橡膠支撐柱2的主體為圓柱,採用橡膠一體注塑成型。圓柱的頂部帶有第一圓盤2a,圓柱的中部帶有第二圓盤2b,第二圓盤2b的直徑大於第一圓盤2a的直徑,第一圓盤2a的直徑大於圓形孔1b的直徑,橡膠支撐柱2由下向上插入分離撥叉1的圓形孔1b內,使得第一圓盤2a與第二圓盤2b分別位於圓形孔1b的上下兩側。
彈性鎖緊鋼絲3為水平設置的「U」形鋼絲,彈性鎖緊鋼絲3採用彈性鋼絲彎折而成。「U」形鋼絲的中部套夾在橡膠支撐柱2的第一圓盤2a與第二圓盤2b之間的軸頸上,「U」形鋼絲的開口寬度與橡膠支撐柱2的軸頸寬度匹配,正好將軸頸夾緊。「U」形鋼絲的底部相對中部向上水平抬起,穿過分離撥叉1上對應設置的過孔後掛在分離撥叉1的沉臺1e上,「U」形鋼絲的兩端頭向上折彎後再彎折成掛鈎3a,折彎部越過分離撥叉1的前端頭後通過掛鈎3a掛在分離撥叉1的頂面。
最好是,橡膠支撐柱2上設置有與圓柱同軸的貫通圓孔2c,橡膠支撐柱2下部為具有防轉功能的腰形柱。
另外,第一質量塊4與第二質量塊5均為矩形且等厚,圓形孔1b與矩形孔1d的距離大於矩形孔1d與圓形凹坑1c的距離,第一質量塊4的長度小於第二質量塊5的長度,第一質量塊4的寬度小於第二質量塊5的寬度。
安裝時,先將彈性鎖緊鋼絲3的中部套夾在橡膠支撐柱2的軸頸上,再由下向上將橡膠支撐柱2的第一圓盤2a插入分離撥叉1端部的圓形孔1b內,最終使第一圓盤2a、第二圓盤2b分別位於分離撥叉1端部圓形孔1b的上下兩側。「U」形鋼絲底部相對中部向上水平抬起,穿過分離撥叉1上對應設置的過孔後掛在分離撥叉1的沉臺1e上;「U」形鋼絲的兩端頭向上折彎後再彎折成掛鈎3a,折彎部越過分離撥叉1的端頭後通過掛鈎3a掛在分離撥叉1的頂面,橡膠支撐柱2的下端插入離合器殼體上對應設置的圓孔內,從而實現了離合器分離撥叉組件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