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0:31:05 2
專利名稱: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攜物裝置,主要提出一種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
隨著通訊事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動式電話(習慣稱大哥大)數量日益增多,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由於目前行動電話的體積較大,在外出攜帶時往往不甚方便,一般的均放在提包內使用時拿出,增加了負擔又往往造成容易遺失,鑑此,提出一種用於隨身攜帶行動電話的裝置,是十分必要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的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可方便地攜帶行動電話外出。並使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不易丟失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完成發明目的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其有一雙肩挎式背帶或斜挎式背帶,在背帶的位於腋下的部位連接有一帶有插槽的連接塊,並在行動電話的皮套上設置有一與插槽吻配的連接塊,用以在使用時將背帶挎在身上,將行動電話通過其皮套上的連接塊與背帶上連接塊的插槽接插結合;也可以在背帶的另一腋下部位處連接一連接環,用以將帶有連接環的錢夾連接在其上,為外出時攜帶錢夾提供方便和安全。
為使行動電話在接插連接後不至左右擺動,也可在行動電話皮套下端設置一鏈環狀的固定夾,將固定夾卡入褲子皮帶上,從而保證其攜帶時的穩固。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背帶挎在身上兩肩膀處,將行動電話通過皮套上的連接塊插入背帶上連接塊的插槽內。同時也可將皮套下端的固定夾卡入皮帶上,同時也可將錢夾通過連接環連接在背帶另一腋下處的連接環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較為簡單,易於製做,使用相當方便,為行動電話的外出攜帶和使用提供了一種非常便利的用具。
附圖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背帶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背帶上連接塊示意圖。
附圖4為行動電話皮套上連接塊示意圖。
附圖5為連接塊與插槽連接示意圖。
附圖6為行動電話皮套結構示意圖。
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雙肩挎式背帶1,帶有連接塊4的行動電話皮套3,和帶有連接環6的皮夾7構成,背帶1的位於腋下部位通過一皮革塊連接有一用以與行動電話皮套連接的連接塊2,連接塊有一燕尾形插槽,行動電話通過皮套3上的連接塊4插入背帶1連接塊的燕尾形插槽內,背帶1的位於另一腋下部位通過皮帶塊連接有一連接環5,通過皮夾7上的連接環6連接。
如附圖3所示背帶1上的連接塊2有一燕尾形插槽,插槽的前端有一彈簧碰珠結構9,類似於家俱柜子的碰珠結構即一孔下端設置彈簧,上端為一滾珠,用以在行動電話皮套上的連接塊4插入插槽後,與連接塊上相應位置的定位R窩10配合,使連接塊不至從插槽中脫出。
如附圖4所示,行動電話皮套上的連接塊4形狀與背帶上連接塊2上的燕尾形插槽形狀吻配,在與插槽碰珠的相應位置設置R窩10,與碰珠配合,使連接塊不至於從插槽中脫出。
如附圖5所示背帶上連接塊2通過一墊板以螺釘11連接在背帶的腋下位置處的皮帶上,其連接塊是豎直向下,還是有一定斜度,由使用者自己決定,確定好緊固螺栓將連接塊2定位即可。
為了使行動電話通過皮套3上的連接塊4插入背帶上連接塊2的插槽內不至左右擺動,可在電話皮套下端設置一固定夾8,其結構類似於現有傳呼機的固定夾,用以卡入褲子皮帶上,從而保證其攜帶時的穩固。
權利要求1.一種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其有一雙肩挎式背帶或斜挎式背帶(1),在背帶的位於腋下部位連接有一帶插槽的連接塊(2),在行動電話的皮套(3)上設置有一與插槽吻配的連接塊(4),二者接插方式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特徵在於背帶上連接塊(2)的插槽可為燕尾形插槽,並在前端有一彈簧碰珠機構(9),電話皮套(3)上的連接塊(4),與插槽形狀吻配,並在相應位置有一與碰珠配合的R窩(10)。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特徵在於行動電話皮套(3)下端可設置一用以卡入皮帶的固定夾(8)。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特徵在於背帶(1)位於另一腋下的部位連接有一連接環(5),用以通過皮夾上的連接環(6)將皮夾連接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行動電話隨身攜帶裝置,其有一雙肩挎式背帶或斜挎式背帶1,在背帶的位於腋下的部位連接有一帶有插槽的連接塊2,並在行動電話的皮套3上設置有一與插槽吻配的連接塊4,用以在使用時將背帶挎在身上,將行動電話通過其皮套上的連接塊4,與背帶上連接塊的插槽接插結合。本實用新型結構較為簡單,易於製做,使用相當方便,為行動電話的外出攜帶和使用提供了一種非常便利的用具。
文檔編號H04B1/38GK2190381SQ94205398
公開日1995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31日
發明者劉偉, 王健, 連長洋 申請人: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