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練習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1:11:25 3
專利名稱:平衡練習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平衡練習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動態平衡走遠時使用的平衡練習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動態平衡走遠練習主要是利用田徑場跑道邊長方體的突沿或相似長方體器械。上述器械存在的問題是,該類器械的上端為平行地面的平面,且高度固定不變。用該類器械練習動態平衡走遠變化少、難度低,練習效果不佳。實用新型內容[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平衡練習器,該練習器設有底託和二十個可以升降的平衡柱,能夠增加練習難度,滿足大眾娛樂活動及專業運動員特殊訓練的需求。[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平衡練習器,該練習器的主體結構由底託和二十個平衡柱通過螺釘和螺母連接組成;底託由底板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坡道沿和兩個平道沿焊接組成;平衡柱由支架下端插入底管內,並通過限位調整器固定,支架上端與上板下端通過螺釘連接,上板上端與膠板下端通過膠粘連接組成。[0005]所述坡道沿上端和平道沿上端均設有橡膠塗層。[0006]該練習器上的兩個平道沿可以做基礎的動態平衡走遠練習。兩個坡道沿可以做增加難度的動態平衡走遠練習。平衡柱均可以調整高低,通過調整平衡柱的高度可以增加練習難度;該練習器的平道沿和坡道沿上均設有橡膠塗層,平衡柱上設有橡膠板,既能防滑, 又能使走或跳時腳下得到緩衝,防止練習者受到傷害;該練習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將其安裝在平整的運動場、體育館和休閒娛樂場所等;用該練習器進行動態平衡走遠練習、 跳躍練習、武術套路練習或遊戲比賽可增加趣味性,調動練習者參與的積極性,以達到訓練練習者的思維、反應和判斷能力的目的,同時滿足大眾健身活動和專業運動員特殊訓練的需求。
[0007]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0008]圖I平衡練習器的立體示意簡圖。[0009]圖2是圖IA-A的剖視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平衡練習器採用如下結構,如圖1、2所示,該練習器的主體結構由底託和二十平衡柱通過螺釘和螺母連接組成;底託由底板I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坡道沿2和兩個平道沿3焊接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內,並通過限位調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與上板7下端通過螺釘連接,上板上端與膠板8下端通過膠粘連接組成。[0011 ] 上述所述坡道沿上端和平道沿上端均設有橡膠塗層。[0012]上述限位調整器設在底管上端的通孔處,該限位調整器的前端與支架管壁的環形凹槽相對應。[0013]在使用時,根據練習者的需求,可以將所有的平衡柱調成同樣的高度,也可以調成有高有低。練習時,可以利用平道沿或彎道沿進行動態平衡走遠練習,也可以利用平衡柱進行動態平衡走遠練習、跳躍練習或武術套路練習。此外,還可以利用該練習器進行遊戲比賽,根據練習者的需求,制定遊戲規則。
權利要求1. 一種平衡練習器,其特徵在於該練習器的主體結構由底託和二十平衡柱通過螺釘和螺母連接組成;底託由底板(I)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坡道沿(2)和兩個平道沿(3)焊接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內,並通過限位調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與上板(7)下端通過螺釘連接,上板上端與膠板下端通過膠粘連接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動態平衡走遠時使用的平衡練習器。其特徵是該練習器的主體結構由底託和二十平衡柱通過螺釘和螺母連接組成;底託由底板1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坡道沿2和兩個平道沿3焊接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內,並通過限位調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與上板7下端通過螺釘連接,上板上端與膠板8下端通過膠粘連接組成;用該練習器進行動態平衡走遠練習、跳躍練習、武術套路練習或遊戲比賽可增加趣味性,調動練習者參與的積極性,以達到訓練練習者的思維、反應和判斷能力的目的,同時滿足大眾健身活動和專業運動員特殊訓練的需求。
文檔編號A63B22/00GK202802638SQ2012204942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張興海, 楊廣輝 申請人: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