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嵌式擋土磚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1:03: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工程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嵌式擋土磚。
背景技術:
目前,在城市道路的人行道或河堤護岸等地方多鋪設採用常規方式加工的陶瓷地磚或水泥混凝土地磚,這些地磚普遍存在透水性差的問題,不僅在雨季時阻礙雨水滲入地下,導致路面積水,不僅妨礙人們的出行,而且寶貴的淡水資源最終隨排水管道流走,一方面加重了城市排水設置的運行負擔,另一方面導致地下水位難以補充回升,直接影響城市植被的健康;雖然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具備透水性的透水磚,然而在大雨量時單靠磚體自身的透水性能很難及時將表面的積水排除,同時透水磚的平鋪過程中緊靠底面或磚體外側的凸起實現連接,容易出現分離和松垮現象,影響外觀和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嵌式擋土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嵌式擋土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為直角梯形立方體結構的透水磚,所述磚體的內部設有直角梯形的空心水道,所述空心水道的各個側面到磚體的外表面距離均相等,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之間設有對稱的兩個半圓形的漏水通道,所述磚體的四周邊線的上下部各設有一個內陷的正方體連接槽,所述連接槽內設有連接體。
優選的,所述連接槽在磚體的斜面上的平均深度與在磚體垂直面上的深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連接槽在磚體的四周邊線上部和下部分別位於同一水平面內。
優選的,所述連接體的截面形狀與連接槽的截面形狀相匹配,且連接體的長度為連接槽平均深度的兩倍。
優選的,所述磚體與垂直方向倒置的相鄰磚體通過斜面相配合,並通過內嵌在連接槽內的連接體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磚體在並排方向上通過內嵌在磚體垂直面上的連接槽內的連接體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採用上下設置的內嵌的連接體實現擋土磚自身之間的自嵌式連接,使得磚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可靠,平鋪表面更加平整美觀,整體使用效果更好,採用垂直的漏水通道與水平的空心水道相結合的方式,構成內置的排水管道系統,實現道路表面雨水的快速下滲,及時補充地下水資源,同時具備一定的蓄水功能,可供內部植被的生長所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較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磚體、2空心水道、3漏水通道、4連接槽、5連接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自嵌式擋土磚,包括磚體1,磚體1為非燒結工藝壓制而成的直角梯形立方體結構的透水磚,磚體1的內部設有直角梯形的空心水道2,空心水道2的各個側面到磚體1的外表面距離均相等,磚體1的上下表面之間設有對稱的兩個半圓形的漏水通道3,漏水通道3與空心水道2構成縱橫交錯的水路網,有利於水體的下滲和蓄水,磚體1的四周邊線的上下部各設有一個內陷的正方體連接槽4,連接槽4在磚體1的斜面上的平均深度與在磚體1垂直面上的深度相等,連接槽4在磚體1的四周邊線上部和下部分別位於同一水平面內,連接槽4內設有連接體5,連接體5的截面形狀與連接槽4的截面形狀相匹配,且連接體5的長度為連接槽4平均深度的兩倍,磚體1與垂直方向倒置的相鄰磚體1通過斜面相配合,並通過內嵌在連接槽4內的連接體5相連接,磚體1在並排方向上通過內嵌在磚體1垂直面上的連接槽4內的連接體5相連接,連接嚴密可靠,表面平鋪美觀。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