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用誘魚餌籠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3:10:45 3
專利名稱:垂釣用誘魚餌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釣魚用品製造領域。
為在垂釣時引誘更多的魚兒遊往釣鉤附近,人們採用在釣鉤附近設置一誘餌懸掛裝置,目前,這種裝置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採用彈簧狀掛鈎另一類採用簡單的有孔瓶狀物。這兩類裝置但都存在一些缺點,前者誘餌懸掛不牢,易在投杆過程中魚鉤沉入或拉出水面時掉落,散失;後者誘餌暴露面少且不能將多個魚鉤均勻分布,易發生纏繞。
鑑於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垂釣用誘魚餌籠,使之具有餌料裝填量大,餌料入水後溶為霧狀,誘魚效果好,釣鉤分布均勻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設計實現的。
垂釣用誘魚餌籠,盛掛餌料繫結在魚鉤附近誘魚靠攏,餌籠由上籠和下籠兩部分組成,上下兩籠的連接部具有卡接構造;上籠的頂部具有使多隻魚鉤形成均布的系線分導孔,頂部的中心設置有釣鉤系線中心孔。
採用了如上的設計後,本實用新型設置在釣具上起到良好的誘魚作用,裝填餌料方便,餌料裝填量大,餌料入水後溶為霧狀,誘魚效果好,釣鉤分布均勻,不易纏繞。
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開啟狀態的外觀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外觀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詳述。
結合圖1和圖2可以看到,餌籠由上籠1和下籠2兩部分組成。上下兩籠的連接部具有卡接構造,在下籠的邊緣設有多個卡齒(如卡齒3),上籠的下邊緣也具有與下籠卡齒相對應的卡掛件。在圖2所示的開啟狀態時,將餌料裝入籠內,然後將上下籠對合相壓,使兩籠的連接部卡接構造卡合,以圖2的狀態掛置在水中。上籠的頂部具有使多隻魚鉤形成均布的系線分導孔(如圖1中的4、5、6、7),頂部的中心設置有釣鉤系線中心孔8。這樣,釣鉤系線穿過中心孔8後將各魚鉤分系線由系線分導孔分別引出,以使釣鉤分布均勻,避免發生纏繞。在水中,本實用新型通過釣線9掛接在直漂10上,以深度卡扣11(俗稱「太空豆」)限制垂釣深度,可釣不同水層中的魚。直漂使餌籠在水中處於懸浮狀,有餌漂立,無餌漂倒,魚在任何方向都能咬鉤,魚兒上鉤帶漂走,信號清楚,獲魚率高。
在具體實施中,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可做出許多不同的外觀結構,一般情況下,整個籠體呈橢球形,六個系線分導孔較好。為使在開啟態時,使上下餌籠保持一定的連接而不完全分離,可在上、下籠間用細線12予以連接。
權利要求1.垂釣用誘魚餌籠,盛掛餌料繫結在魚鉤附近誘魚靠攏,其特徵在於,餌籠由上籠和下籠兩部分組成,上下兩籠的連接部具有卡接構造上籠的頂部具有使多隻魚鉤形成均布的系線分導孔,頂部的中心設置有釣鉤系線中心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釣用誘魚餌籠,其特徵在於,整個餌籠呈橢球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垂釣用誘魚餌籠,在垂釣時盛掛餌料繫結在魚鉤附近誘魚靠攏,餌籠由上籠和下籠兩部分組成,上下兩籠的連接部具有卡接構造;上籠的頂部具有使多隻魚鉤形成均布的系線分導孔,頂部的中心設置有釣鉤系線中心孔。本實用新型具有誘魚效果好,釣鉤分布均勻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K85/12GK2449478SQ00223538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30日
發明者童新民 申請人:童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