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1:57: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空玻璃製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有關建築節能的政策方針和法規的大力實施、建築節能知識的逐漸普及,人們對節能配置高的中空玻璃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低輻射鍍膜玻璃的規模化生產帶來的市場增量的相對提高,使高性能中空玻璃的有效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成為可能。於是出現了低輻射鍍膜中空玻璃方面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方興未艾。但低輻射玻璃的應用帶來了我們以前不曾遇到的兩個問題:(1)使用離線低輻射鍍膜製作中空玻璃,對密封壽命的要求變得更加突出;(2)使用低輻射玻璃解決熱輻射問題之後,降低中空玻璃空腔內的熱對流就變得十分迫切。
中空玻璃充惰性氣體有助於同時改善密封壽命和降低熱對流,而充氣中空玻璃所必要的初始充氣濃度和氣密性,是解決這兩方面問題的基本保證,一般來說,充氣中空玻璃所使用的惰性氣體為氬氣,具有無色、無味、無毒的特點,其分子量較空氣重38%,導熱係數比空氣小。
現有技術充氣技術通過將中空玻璃內的空氣中的空氣置換成氬氣的方式來達到充氣的目的,由於氬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在中空玻璃充氣時,需要設置兩個孔,氬氣充(進)氣孔在下端、空氣的出(排)氣孔在上端,以置換出中空玻璃內的空氣,達到所需要的氬氣濃度,這種充氣實質為換氣而非充氣,充氣過程實質上是流動氣體從一種運動狀態轉移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充氣質量高與否和氣體產生層流(laminar)抑或是紊流(turbulence)有關。
充氣裝置的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也是充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氣密性好的氣嘴充氣時中空玻璃的充氣空腔基本不與環境發生氣體交換,從而在充氣過程中保證充氣質量,而現有技術中,大多數的氣嘴往往不能滿足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要求,而且存在氣嘴容易掉落、充氣不成功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中空玻璃充氣氣嘴,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氣嘴往往不能滿足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要求且存在的氣嘴容易掉落、充氣不成功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包括充氣主管以及連接在充氣主管端部的出氣管,還連有一個壓力氣罐,所述充氣主管設有呈上下設置的上氣囊和下氣囊,所述上氣囊和下氣囊呈環狀且環繞於充氣主管的外側壁,上氣囊和下氣囊內部與壓力氣罐之間通過氣管相連通,所述上氣囊和下氣囊設有控制閥;充氣前,上氣囊和下氣囊處於乾癟狀態,需要充氣時,將氣嘴插入中空玻璃的充氣孔中,使得上氣囊和下氣囊分別位於中空玻璃的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兩端,打開控制閥,使得上氣囊和下氣囊鼓起後將上氣囊和下氣囊與充氣孔的間隙填滿,保證氣嘴與充氣孔之間氣密性良好;當上氣囊和下氣囊充分鼓起後,上氣囊和下氣囊將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牢牢夾緊,保證氣嘴與充氣孔之間結合緊密而不掉落,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嘴往往不能滿足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要求且存在的氣嘴容易掉落、充氣不成功的問題。
更優的,所述充氣主管包括內外套設的內管和外管,所述內管和外管之間的空隙填充有支撐填充物,內管和外管的兩端經連接膠粘接;所述出氣管與內管相連;所述上氣囊和下氣囊固定在外管上;所述上氣囊上方的外管側壁上設有通孔,該通孔內設有通過內管和外管之間的間隙延伸至下氣囊內的導氣管,所述導氣管上設有連通上氣囊和下氣囊的導氣口,導氣管的外端通過氣管與壓力氣罐相連通;所述控制閥設在導氣管的外端;導氣管除外端部外均設在內管和外管之間的間隙,不裸露在外部,從而不因導氣管的凸出而影響氣密性,使得上氣囊和下氣囊的加壓均勻,進一步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
更優的,所述內管為不鏽鋼鋼管,質地堅硬,起到支撐作用;所述外管為硬質橡膠管,對導氣管起到保護作用;所述上氣囊和下氣囊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擴張性、彈性好,易於實現填充、擠壓功能。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嘴,充氣前的上氣囊和下氣囊處於乾癟狀態,需要充氣時,將氣嘴插入中空玻璃的充氣孔中,使得上氣囊和下氣囊分別位於中空玻璃的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兩端,打開控制閥,使得上氣囊和下氣囊鼓起後將上氣囊和下氣囊與充氣孔的間隙填滿,保證氣嘴與充氣孔之間氣密性良好;當上氣囊和下氣囊充分鼓起後,上氣囊和下氣囊將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牢牢夾緊,保證氣嘴與充氣孔之間結合緊密而不掉落,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嘴往往不能滿足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要求且存在的氣嘴容易掉落、充氣不成功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結構不複雜易於實現,相較於現有技術中的高精度充氣裝置,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廉,適用於小中企業的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分別為:1、充氣主管;11、內管;12、外管;13、支撐填充物;14、連接膠;2、上氣囊;3、下氣囊;4、出氣管;5、壓力氣罐;6、氣管;7、控制閥;8、導氣管;81、導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包括充氣主管1以及連接在充氣主管1端部的出氣管4,還連有一個壓力氣罐5,所述充氣主管1設有呈上下設置的上氣囊2和下氣囊3,所述上氣囊2和下氣囊3呈環狀且環繞於充氣主管1的外側壁,上氣囊2和下氣囊3內部與壓力氣罐5之間通過氣管6相連通,所述上氣囊2和下氣囊3設有控制閥7。
本實施例提供的氣嘴的使用方法為:打開控制閥7將上氣囊2和下氣囊3放氣,關閉控制閥7,在上氣囊2和下氣囊3處於乾癟狀態的情況下將氣嘴插入中空玻璃的充氣孔中,使得上氣囊2和下氣囊3分別位於中空玻璃的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兩端,再將氣管6與上氣囊2和下氣囊3相連通,打開控制閥7,使得上氣囊2和下氣囊3鼓起後將上氣囊2和下氣囊3與充氣孔的間隙填滿,關閉控制閥7,斷開氣管6與上氣囊2和下氣囊3的連接即可將氣嘴與充氣孔相互固定。
本實施例中,上氣囊2和下氣囊3鼓起後將上氣囊2和下氣囊3與充氣孔的間隙填滿,保證了氣嘴與充氣孔之間氣密性良好;當上氣囊2和下氣囊3充分鼓起後,上氣囊2和下氣囊3將充氣孔內的凸起卡持部牢牢夾緊,使得氣嘴與充氣孔之間結合緊密而不掉落,從而本實施例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嘴往往不能滿足氣嘴部分與充氣孔之間的氣密性要求且存在的氣嘴容易掉落、充氣不成功的問題。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所述充氣主管1包括內外套設的內管11和外管12,所述內管11和外管12之間的空隙填充有支撐填充物13,內管11和外管12的兩端經連接膠14粘接;所述出氣管4與內管11相連;所述上氣囊2和下氣囊3固定在外管12上;所述上氣囊2上方的外管12側壁上設有通孔,該通孔內設有通過內管11和外管12之間的間隙延伸至下氣囊3內的導氣管8,所述導氣管8上設有連通上氣囊2和下氣囊3的導氣口81,導氣管8的外端通過氣管6與壓力氣罐5相連通,所述控制閥設在導氣管的外端;本實施例中導氣管8除外端部外均設在內管11和外管12之間的間隙,不裸露在外部,從而上氣囊2和下氣囊3不因導氣管的凸出而影響氣密性,使得上氣囊2和下氣囊3的加壓均勻,進一步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或2所述的一種中空玻璃充氣氣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所述內管11為不鏽鋼鋼管,質地堅硬,起到支撐作用;所述外管12為硬質橡膠管,生產容易,還能對導氣管起到保護作用;所述上氣囊2和下氣囊3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擴張性、彈性好,易於實現填充、擠壓功能。
如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