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自記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2:36:45 2
專利名稱:尿量自記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於危重病人的尿量自記儀。
背景技術:
對於危重病人,如臟器移植、心胸手術、大面積燒燙傷等重大手術病人,在護理中,準確及時的監測病人的尿量、尿速、尿時、尿色,進而分析血容量、血液動力學及腎功能等對於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對病人尿量的自動檢測是掌握病情發展的重要措施,特別是瞬間尿量,是檢測瞬間循環功能狀態的重要依據,進而指導臨床用藥量和補液量。目前使用的尿量檢測用具一般是應用一次性尿袋,尿袋為軟塑膠袋,袋上設有刻度,尿入袋後,從刻度上顯示尿量,然後,由護士再從袋中放尿,進入小量杯中,這樣操作很不方便,加大了護士的工作量,正常人的尿量在24小時內一般尿液平均為1500ml左右,由於受袋容量的限制,不能儲留24小時尿液,需進行24小時尿量的估計,故護士只能把尿袋中的尿一次次的注入大容器內,這種尿量檢測的缺點是一是計量準確度低;二是不能檢測尿的速度;三是不能確定何時的尿量;四是資料不能保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計量準確,並能隨時記錄任何時間內的尿量的尿量自記儀。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尿量自記儀,由接尿筒、貯尿箱、固定桌、輸尿管構成,接尿筒內設浮子,浮子上固定上記錄筆,接尿筒的一側設自記鍾,記錄筆卡在自記鍾外包的自記紙上,接尿筒內設虹吸管,虹吸管外端接入貯尿箱,當尿液通過輸尿管進入接尿筒時,液面上升,液面上的浮子也上升,記錄筆便在自記鍾外包的自記紙上劃出上升曲線,由於自記鍾是按時轉動的,故尿液隨時不斷排出,浮子隨排尿量上升,尿液曲線便由記錄筆劃在自記紙上。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接尿筒壁上設有容量刻度表,虹吸管在接尿筒壁上的插入高度為10ml處,即每10ml虹吸管虹吸一次,相應的自記紙底線為0ml,上邊線為10ml,上升到10ml線時,虹吸管虹吸,記錄筆回位到「0」ml線位置;貯尿箱設在接尿筒下部,貯尿箱的容量為1500ml,可容納24小時平均尿量;接尿筒和自記鍾均固定在同一張固定桌上,以起穩固作用,自記鍾可採用雨量自記鍾所用的自記鍾,無須另製作;使用時,將輸尿管的上端部與導尿管連接。在貯尿箱上設放尿閥,接尿筒、貯尿箱均為透明塑料製作,以便觀測尿的顏色變化。應用本實用新型時,只要把輸尿管的上端插入導尿管上,尿量便開始隨時記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目前應用的尿量檢測袋相比,不僅能記錄尿量,而且能檢測任何瞬間、任何時段的尿量,並且尿量變化資料能夠保存,對尿的顏色可及時觀測,並可進行前後對比變化的觀測,為病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更確切、更可靠的資料依據。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尿量自記紙展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
圖1、2製作本實用新型。該尿量自記儀,由接尿筒1、貯尿箱2、固定桌3、輸尿管4構成,接尿筒1內設浮子5,浮子5上固定上記錄筆6,接尿筒1的一側設自記鍾7,記錄筆6卡在自記鍾7外包的自記紙8上,接尿筒1內設虹吸管9,虹吸管9外端接入貯尿箱2內。接尿筒1壁上設有容量刻度表,虹吸管9在接尿筒1壁上的插入高度為10ml處,相應的自記紙8底線為0ml,上邊線為10ml;貯尿箱2設在接尿筒1下部,貯尿箱2的容量為1500ml;接尿筒1和自記鍾7均固定在同一張固定桌3上,在輸尿管4的上端部和導尿管連接,貯尿箱2上還設放尿閥10,接尿筒1和貯尿箱2均為透明塑料製作。
權利要求1.一種尿量自記儀,由接尿筒(1)、貯尿箱(2)、固定桌(3)、輸尿管(4)構成,其特徵在於接尿筒(1)內設浮子(5),浮子(5)上固定上記錄筆(6),接尿筒(1)的一側設自記鍾(7),記錄筆(6)卡在自記鍾(7)外包的自記紙(8)上,接尿筒(1)內設虹吸管(9)、虹吸管(9)外端接入貯尿箱(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量自記儀,其特徵在於接尿筒(1)壁上設有容量刻度表,虹吸管(9)在接尿筒(1)壁上的插入高度為10ml處,相應的自記紙(8)底線為0ml,上邊線為1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量自記儀,其特徵在於貯尿箱(2)設在接尿筒(1)下部,貯尿箱(2)的容量為1500m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量自記儀,其特徵在於接尿筒(1)和自記鍾(7)均固定在同一張固定桌(3)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尿量自記儀,由接尿筒1、貯尿箱2、固定桌3、輸尿管4構成,接尿筒1內設浮子5,浮子5上固定上記錄筆6,接尿筒1的一側設自記鍾7,記錄筆6卡在自記鍾7外包的自記紙8上,接尿筒1內設虹吸管9,虹吸管9外端接入貯尿箱2內。該尿量自記儀,不僅能記錄尿量,而且能檢測任何瞬間、任何時段的尿量,並且尿量變化資料能夠保存,對尿的顏色可及時觀測,並可進行前後對比變化的觀測,為病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更確切、更可靠的資料依據。
文檔編號A61B10/00GK2565398SQ0226923
公開日2003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3日
發明者段風霞, 楊玲, 王曉堂, 李玲, 解靜 申請人:段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