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是認真的嗎(你確定你真的理解)
2023-09-20 06:34:15 3
形上學並非貶義,卻被常常錯誤理解我們在學校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學習到唯物主義辯證法部分的時候,老師們難免會提到「形上學」這個詞。然而很多老師的解釋非常簡單,他們就根據課本:「形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思考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形上學」是一個貶義詞彙,然而課本的解釋只是一個評判,卻不能成為「形上學」這個詞彙的定義。很顯然沒有哪個學問會覺得自己是片面孤立的,拋開我們先入為主的觀點,脫離馬哲,我們來看看「形上學」究竟是什麼。
「形上學」這個詞的英文是「metaphysics」,如果我們根據英文的字面意思翻譯過來,又可以翻譯成「物理之後」。我們都知道古希臘哲學家研究的領域非常廣,天文地理、心理倫理無不研究,亞里斯多德就是一個無不通曉的學者,寫了非常多的著作。但是此時就有一個較為現實的問題出現了,後人在幫他整理出版書物的時候發現,他的書內容含量太廣闊了,究竟怎麼分類呢?我們要知道古代人的詞彙量是有限的,當時並沒有現在大學裡面各個專業的分科,也沒有「心理學」「哲學」「數學」這樣明確的分科,那麼要整理書籍究竟怎麼分類呢?
《雅典學院》拉斐爾·桑西
很明顯「形上學」這個詞也是我們翻譯過來的,我們翻譯的過程可以說也是非常巧妙的。中文是出自我國的《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所說的「道」就是宇宙天地的大道理、運行的規律。所謂的「器」就是那些能夠感知到的器物、器具。我們不難發現「道」就是研究「高於物理,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器」就是研究「有形體的事物」,所以日本哲學家井上哲次郎把這一門學問直接翻譯成「形上學」,其實本質上就是研究高於物質的精神和大道理。難怪我們以物質為基礎,物質決定意識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喜歡這種學問,覺得他是片面的。
所以,用一句話概括,「形上學」其實就是研究生活中的「大道理」,以至於讓人們覺得沒有討論這個問題的必要。「人為什麼活著?」「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靈魂是不朽的嗎?」我們如今建立在科學體系上面來看,我們固然會覺得這是靜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沒有討論必要的。但是科學也是一個不斷更迭的過程,「形上學」終究屬於「哲學」,「哲學」最終必然促使社會進步,推動科學發展,任何問題的不斷追問都可以上升到「形上學」的問題。
道是因,器是果,因果循環
如果有人問你,你學的什麼專業?他進一步就會問你你為什麼學這個專業?這個專業讓你獲得了什麼?這個專業對你心靈的影響?你心靈為什麼會被影響?人類心靈的本性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吃什麼?他進一步又會問你為什麼喜歡吃這個?這個東西為什麼好吃?這個東西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東西與宇宙和個人的聯繫?……
任何問題的不斷追問,最終都是不斷抽象化,不斷超越「器」而到達「道」的高度。道是因,器是果,因果循環,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老子說過:「大道無形」,其實和「形上學」意思相近。但是一直討論一個沒有形狀,沒有評判標準的學問,真的有必要嗎?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收穫嗎?如今你們覺得「形上學」這門學問有學習的必要嗎?歡迎大家在參與投票,或在評論區積極留言。
「形上學」有學習的必要嗎? 單選
0人 0%
有0人 0%
沒有0人 0%
無所謂 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