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13:49:46 1
專利名稱:水幕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軋鋼控制冷卻的水幕冷卻裝置,特別是用於中厚板或熱帶軋後控制冷卻,也可以用於軋制過程中的控溫冷卻。
利用鋼板軋後餘熱,進行在線控制冷卻,在保證鋼板板形尺寸要求的同時,可實現金屬組織的優化控制,提高板材的綜合力學性能。水幕冷卻技術具有冷卻效率高、冷卻均勻的優點。現有技術中,日本專利昭57-195527、中國專利90225474所述的水幕冷卻裝置,雖然在解決水幕收縮上有其獨到之處,但其結構複雜,不便於維修。而且其水嘴大部分置於集水箱外,在軋制過程中,水嘴在高溫下烘烤易產生變形,破壞幕狀水流的完整性和均勻性,得不到良好的冷卻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幕冷卻裝置,其結構簡單,易於維修,水嘴的縫隙和流量可調整,能形成連續、穩定、透明的無幕縮的水幕,能快速成幕和斷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水幕冷卻裝置包含集水箱、進水芯管、排汙孔,其特徵在於集水箱為階梯狀的箱體,有利於實現水流的快速成幕和斷幕,節流板和穩流板將集水箱分割為進水區和出水區,進水芯管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在進水區內,在出水區,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兩塊側板,兩快側板之間兩端部設置引流板,構成水嘴,在兩塊側板的兩側下部用橫筋板與集水箱固定,橫筋板與集水箱之間用密封材料密封。
該水幕冷卻裝置的進水芯管上沿芯管圓周均勻、交錯布置若干個出水孔,孔徑大小由入水端至出水端分段逐漸減小,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
節流板板面上均勻設置若干個出水孔,出水孔的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而小於進水芯管的出水孔流通面積。
引流板上部和下部與垂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8~12和10~15,水嘴寬度方向縱剖面為曲率逐漸改變的喇叭型。
在水嘴上端兩塊側板之間放置斜楔,防止兩塊側板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集水箱設計成階梯狀,水嘴上面的氣室小,水流充滿時間短,有利於快速成幕和斷幕;水嘴完全置於集水箱內,不易變形,冷卻效果好;水嘴的縫隙和流量可調整,能形成連續、穩定、透明的無幕縮的水幕;側板和引流板可更換,易於維修。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幕冷卻裝置的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幕冷卻裝置沿A-A面和B-B面的剖視圖。
如
圖1所示水幕冷卻裝置的集水箱設計成階梯狀,箱蓋5與箱體用螺栓9連接,形成封閉式集水箱,節流板2和穩流板6將集水箱分割為進水區和出水區,進水芯管3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在進水區內,並延伸至箱體外部,通過法蘭與集水箱連接。在出水區,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兩塊側板8,兩快側板8之間兩端部設置引流板13,構成水嘴12,水嘴的縫隙可離線調整、拆裝,便於維修。在兩塊側板的兩側下部用橫筋板11與集水箱1固定,橫筋板11與集水箱1用密封圈密封。
進水芯管3上沿圓周均勻布置若干個出水孔4,孔徑大小由入水端至出水端分段逐漸減小,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4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進水芯管3可更換和清洗。節流板2板面上均勻設置若干個出水孔,出水孔的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而小於進水芯管的出水孔流通面積。節流板2和穩流板6的作用是使進入出水區的水流消能、減速,為水嘴12入口提供相對平穩的流體。因集水箱設計成階梯狀,使水嘴12上面的氣室小,水流充滿時間短,有利於快速成幕和斷幕。集水箱中的水流對側板8會產生靜壓力,水嘴12中水流的速度與集水箱中水流的速度不同,對側板3也會產生靜壓力,使水嘴的縫隙發生變化,破壞水幕的均勻性和完整性,因此,用立筋板10和橫筋板11將兩塊側板固定,橫筋板11與集水箱用螺栓連接,並且在水嘴12上端兩塊側板8之間放置斜楔7,防止水嘴12縫隙變形。水嘴中的水流在下降過程中,由於表面張力、空氣阻力以及水流速度變化的影響,使水幕產生橫向收縮,而且隨水嘴縫隙大小不同而收縮量不同。為解決水幕收縮問題,本實用新型在兩塊側板8之間兩端部設置了引流板13,兩塊引流板13與水接觸的一側垂直方向上為曲面,引流板上端和下端與垂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8~12和10~15,使水嘴內部沿寬度方向的縱剖面為曲率逐漸改變的喇叭型,目的是保證水嘴入口水量大於出口水量,同時引導水流向水嘴寬度方向流動,從而形成無幕縮的層流水幕。
生產過程中,一般採用濁環水對中厚板、帶鋼進行軋後冷卻,夾雜物、懸浮物易沉積在集水箱中,為便於清洗,在集水箱底部設有排汙孔14,打開排汙孔盲板和集水箱上蓋就可以對集水箱和節流孔板上的沉積物進行清洗。另外,在集水箱上蓋5上設置排氣孔15,排出集水箱中的氣體,保證集水箱中的水流充滿,防止斷幕。
權利要求1.一種包含集水箱(1)、進水芯管(3)、排汙孔(14)的水幕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集水箱(1)為階梯狀的箱體,節流板(2)和穩流板(6)將集水箱分割為進水區和出水區,進水芯管(3)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在進水區內,在出水區,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兩塊側板(8),兩快側板(8)之間兩端部設置引流板(13),構成水嘴(12),在兩塊側板的兩側下部用橫筋板(11)與集水箱(1)固定,橫筋板(11)與集水箱(1)用密封材料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進水芯管(3)上沿芯管圓周均勻、交錯布置若干個出水孔(4),孔徑大小由入水端至出水端分段逐漸減小,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節流板(2)板面上均勻設置若干個出水孔,出水孔的孔徑大小和數量要保證出水孔的流通面積大於水嘴流通面積而小於進水芯管的出水孔流通面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引流板(13)上部和下部與垂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8~12和10~15,水嘴寬度方向縱剖面為上大下小的曲率逐漸改變的喇叭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水嘴(12)上端兩塊側板(8)之間放置斜楔(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軋鋼控制冷卻的水幕冷卻裝置,集水箱設計成階梯狀,有利於快速成幕和斷幕;節流板和穩流板將集水箱分割為進水區和出水區,進水芯管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在進水區內,在出水區,沿集水箱長度方向放置兩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兩端部設置引流板,構成水嘴,水嘴完全置於集水箱內,不易變形,冷卻效果好;水嘴的縫隙和流量可調整,能形成連續、穩定、透明的無幕縮的層流水幕;側板和引流板可更換,易於維修。
文檔編號B21B45/02GK2330430SQ9820184
公開日1999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5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5日
發明者謝瑞萍, 李飛, 李睿英, 李曉星, 王永春, 魯麗燕, 陳明躍, 魯琳 申請人:首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