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催淚老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再愛我一次當年為何感動億萬觀眾)
2023-08-13 09:26:55
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大多看過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1990年,這部由臺灣省攝製的故事片在大陸放映,產生了轟動效應,引得億萬觀眾進入影院觀看,上座率和票房不亞於如今的美國大片。片中那一幕幕感人情節,就像一枚枚催淚彈,催落了無數觀眾共鳴的淚水。再現了早年放映《賣花姑娘》時那種哭聲一片的情景。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小成本影片,片中沒有明星大腕,沒有炫酷場面,一個被講濫了的主題,一個平鋪直敘的簡單故事,卻為何能如此打動觀眾?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編導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一定的新意,沒有走「狗血」套路。
片中,身懷有孕的秋霞為了不「敗壞」林家門風憤然離去,國榮的太太同情秋霞母子(以往的影片中同類角色多是嫉妒),對丈夫說:「還是我走吧,只有我離開,問題才能解決」;國榮的父親欲買房子贈與秋霞母子,並毅然撤回妻子在法院的申訴,耐心勸說秋霞將小強送到臺北念書;片中悲劇的製造者國榮母親雖然門第觀念強,後來也被秋霞母子的真情所感化,對自己的自私羞愧自責;國榮自始至終也站在秋霞一邊。這幾個人物形象真實可信,富有新意,他們「把幸福留給別人」的家庭倫理美德深深感動了觀眾。
《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熱映也有一定的社會原因,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騰飛,但社會的繁榮掩蓋不了日益淡薄的人情,倫理道德的滑坡,導致了家庭的不和諧。《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火爆實際上反映了民眾對倫理道德淪喪的擔憂,以及對人類美好情感的追戀和呼喚,故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