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7:45:39 1
專利名稱: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用於檢查眼球異物的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眼科醫生在取出眼球表面異物時,通常需要兩個醫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 個醫生手拿手電筒將光線照射到患者眼球表面;另一個醫生一手拿放大鏡,另一隻手用器 械取出眼球表面異物,操作很不方便,有時配合不好,可能誤傷病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號為200820023460. 6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眼 科異物檢查器,該眼科異物檢查器由手電筒、彈性片、放大鏡組成,手電筒末端外壁上固定 著前端通過轉軸連有放大鏡的彈性片,手電筒前端外壁上固定著螺栓,螺栓穿過彈性片上 面的通孔與緊固螺母螺紋連接,在手電筒外壁與彈性片之間的螺栓上套有支撐彈簧,此種 眼科異物檢查器雖然方便了操作,但是由於其放大鏡只有一個鏡片無法調節放大的倍數, 給使用帶來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種眼科異物檢 查器,該眼科異物檢查器的放大倍數可調,方便了使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包括手電筒,所述手電筒外套接有連接圈,所述連接圈上固 定設有支撐杆,所述支撐杆上遠離連接圈的一端設有觀察圈,所述支撐杆上設有轉軸,所述 轉軸上設有若干個可轉動到正對觀察圈的位置的放大鏡片。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放大鏡片的數量為4個,放大鏡片的放大倍數不同。所述觀察圈為圓環形,觀察圈的內圓周直徑不小於放大鏡片的直徑。所述連接圈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手電筒上。工作時,打開開關,手電筒工作,轉動轉軸將放大鏡片轉動到正對觀察圈的位置, 通過放大鏡片觀察眼球表面異物,當未發現異物時,換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放大鏡片進行 觀察,取出異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需一個醫護人員即可完成對眼睛內異物 的取出,且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數的鏡片,能清晰的尋找眼睛內的異物防止損傷 病人。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眼科異物檢查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的左視圖。[0015]圖中1_手電筒;2-支撐杆;3-觀察圈;4-轉軸;5-放大鏡片;6-開關;7-連接 圈;8-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包括手電筒1,所述手電筒 1外套接有連接圈7,所述連接圈7上固定設有支撐杆2,所述支撐杆2上遠離連接圈7的 一端設有觀察圈3,所述支撐杆2上設有轉軸4,所述轉軸4固定有若干個可轉動到正對觀 察圈3的位置的放大鏡片5,所述放大鏡片5的放大倍數不同,所述放大鏡片5的數量為4 個,放大鏡片5可隨轉軸4 一同轉動,所述觀察圈3為圓環形,觀察圈3的內圓周直徑不小 於放大鏡片5的直徑,所述連接圈7通過固定螺栓8固定在手電筒1上,所述手電筒1上具 有開關6。工作時,打開開關6,手電筒1工作,轉動轉軸4將放大鏡片5轉動到正對觀察圈的 位置,通過放大鏡片5觀察眼球表面異物,當未發現異物時,換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放大鏡 片進行觀察,取出異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需一個醫護人員即可完成對眼睛 內異物的取出,且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數的鏡片,能清晰的尋找眼睛內的異物防 止損傷病人。
權利要求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包括手電筒(1),其特徵在於所述手電筒(1)外套接有連接圈(7),所述連接圈(7)上固定設有支撐杆(2),所述支撐杆(2)上遠離連接圈(7)的一端設有觀察圈(3),所述支撐杆(2)上設有轉軸(4),所述轉軸(4)上設有若干個可轉動到正對觀察圈(3)的位置的放大鏡片(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放大鏡片(5)的數量 為4個,放大鏡片(5)的放大倍數不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觀察圈(3)為圓環形, 觀察圈(3)的內圓周直徑不小於放大鏡片(5)的直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圈(7)通過固定 螺栓⑶固定在手電筒⑴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眼科異物檢查器,包括手電筒,所述手電筒外套接有連接圈,所述連接圈上固定設有支撐杆,所述支撐杆上遠離連接圈的一端設有觀察圈,所述支撐杆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若干個可轉動到正對觀察圈的位置的放大鏡片,工作時,打開開關,手電筒工作,轉動轉軸將放大鏡片轉動到正對觀察圈的位置,通過放大鏡片觀察眼球表面異物,當未發現異物時,換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放大鏡片進行觀察,取出異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需一個醫護人員即可完成對眼睛內異物的取出,且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數的鏡片,能清晰的尋找眼睛內的異物防止損傷病人。
文檔編號A61B3/10GK201595814SQ20102001329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1日
發明者楊偉光, 韓莉, 馬玉勝 申請人: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