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後感600字
2023-10-18 11:44:54 1
弗朗西斯·培根,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哲學家,被馬克思譽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而他的《隨筆》,篇幅雖不長,但短小精煉的文字卻擁有振聾發聵的力量。
談死亡
大多數人都懼怕死亡,我也不例外。其實一位言者說得對:「死亡的聲勢比死亡本身更恐怖。」死亡本是一瞬,但死亡前的呻吟、面無血色、親朋哭泣等卻讓死亡變的恐怖。
但像凱撒大帝等英雄豪傑,他們對死亡卻看得很淡,死亡臨近還能面不改色。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偉大的人生。還有一些人,他們不畏懼死亡,因為他們死在追求偉大人生理想的路上,他們死而無憾。所以我們也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大膽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所熱愛的東西,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死而無憾。
談人的天性
人的天性是很那消滅的,只能用習慣來將其改變和抑制。培根在這篇隨筆中交給了我們一些改變天性、養成習慣的好方法:我們給自己定的任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有時我們可以循序漸進,有時也可以立即而徹底地改變壞習慣,或者走到與壞的天性相反的極端。同時養成習慣不能一鼓作氣,要有所間斷。可想要徹底剷除一個惡習不是那麼容易的,有時在不經意間人的天性就會暴露出來。所以為了徹底剷除惡習,我們可以消除惡習的引誘,或經常和它親近,從而使它不起作用。
人的天性對人的影響非常大,但一些卑劣的天性也是根深蒂固、難以剷除的。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來抑制和改變我們天性中的卑劣之處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