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8:30:34 1
專利名稱: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領域層狀產品中的層狀飾品,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貼附於物體上以增加美觀,並且具備絨毛表面觸感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設計美觀、外型新穎的自粘性貼紙,此種自粘式的飾品,不僅可以增加物品外觀的裝飾性,亦可以達到些許廣告宣傳的目的及功效,故此種自粘式飾品,不僅受到幼童們的歡迎,更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使用,但以往的自粘式飾品,由於印刷以及染料研發技術不足的緣故,大多為平面性的外觀,且其表面無法搭備設有絨毛質感的材質,此是因為現有傳統的自粘式飾品中所使用的染料滲透力不足,當在植絨飾品的絨毛上噴灑後,染料僅可附著於植絨飾品的外層,而無法將整片植絨飾品的絨毛層由底部至頂部完整均染,故無法做出具有絨毛質感結構的自粘式飾品。
另外,由於模具、植絨飾品的原料與製程上設計的緣故,無法做出浮雕狀結構的外觀視覺且具備絨毛質感結構的自粘式飾品,而不能擁有多樣化的結構變化,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自粘式飾品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實有研究加強改進的必要。
有鑑於上述現有的自粘式飾品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於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積極研究具有高滲透性的染料以制出浮雕或平面絨毛質感結構的植絨飾品,經過不斷研究、設計及試驗,並經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可以增進現有傳統自粘式飾品不足的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自粘式飾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使其成為一種可以具有絨毛質感的立體浮雕或平面彩色結構的植絨飾品,而可擁有更具優良裝飾功能的自粘式飾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特徵在於該飾品的結構分為四層,由上至下分別為絨毛層、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層、離型紙層,且外圍形狀依照所欲形成的圖樣形成其外圍形狀,並在絨毛層上噴染設有不同的顏色。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其中原料是採用絨毛、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與離型紙所層迭而成,再搭配有其中設有可欲噴灑色料鏤空部的網板,經由噴印機噴印具高滲透力的色料後,再利用刀模將圖形外緣切出後取出成品使之與廢料分離,使得植絨飾品的絨毛層具有彩色圖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中所述的中間層為布層。
前述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中所述的中間層為填充材料層與底紙層,且填充材料層為可依模具形狀擠壓形成為浮雕狀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主要為一種可貼附於物體上以增加美觀,並且具備絨毛表面觸感的結構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中原料是採用絨毛、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與離型紙所層迭而成,再搭配有其中設有可欲噴灑色料鏤空部的網板,經由噴印機噴印具高滲透力的色料後,再利用刀模將圖形外緣切出後,取出成品使其與廢料分離,使得植絨飾品的絨毛層具有彩色圖樣的結構。其中中間層為布層或填充材料層與底紙層。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自粘性平面彩色植絨飾品,其為多層結構的組合結構,不同於現有傳統的自粘性平面彩色飾品僅擁有單層彩色塑化飾品外皮添附自粘性合成膠層的單調構造,而形成具有絨毛質感的外觀結構。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製作生產的自粘性浮雕彩色植絨飾品,其亦為多層結構的組合結構,搭配設有填充材料層41使得外觀上具有立體的結構效果,且其表面亦擁有絨毛的質感。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且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彩色植絨飾品的植絨原料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彩色植絨飾品噴灑色料過程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彩色植絨飾品刀模切割成品與廢料分離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浮雕彩色植絨飾品的植絨原料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浮雕彩色植絨飾品浮雕銅模的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浮雕彩色植絨飾品的浮雕銅模壓制半成品與刀模切割半成品與廢料分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浮雕彩色植絨飾品噴灑色料過程於半成品上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具體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本實用新型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以下首先就其中的平面彩色植絨飾品加以說明。請參閱
圖1所示,其中植絨原料包括由絨毛層10、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層12與離型紙13所層迭而成,其中中間層為布層11,並將上述的原料層結合成一體的層合結構;自粘性合成膠層12的材質為膠或合成膠,而離型紙13的材質則為紙或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請參閱圖2所示,在上述植絨原料成型後,便將原料置於自動計算機對位的行動裝置20上,行動裝置20上設置有由計算機機件控制的染料容置槽21,染料容置槽21中裝設有高滲透力的色料,其中該高滲透力色料是由乙醇、乙二醇、非離子化表面活性劑、甘油、水及所欲顏色的染料所組合而成,而染料容置槽21下面裝設有微調高壓水墨噴色機組22,在噴色機組22與植絨原料之間設置其中設有可欲噴灑色料鏤空部230的網板23,經由上述設備將該植絨原料噴灑上色。
請參閱圖3所示,該植絨原料經噴灑上色後便經由具有產品外圍形狀的刀模30切壓產品,將產品與廢料31分離即完成平面彩色植絨飾品,其外圍形狀依照所欲形成的圖樣形成其外圍形狀,並在絨毛層10上噴染有不同的顏色。
以下再就本實用新型的浮雕彩色植絨飾品加以具體說明。請參閱圖4所示,其中植絨原料是包含由絨毛層40、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層43與離型紙44所層迭而成,其中,中間層為填充材料層41與底紙層42,並將上述的原料層結合成一體的層合結構,該植絨原料的絨毛層40可接受超音波熱融成型且其絨毛不致受損。其中填充材料層41的材質為混合化學PU(polyurethane,聚胺甲酸酯)材質,且可經超音波模具擠壓成型,而底紙層42的材質則為紙、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PET,其功能是作為自粘性合成膠層43與填充材料層41間的中間體,另外自粘性合成膠層43的材質為膠或合成膠,而離型紙44的材質則為紙或PET。
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浮雕彩色植絨飾品中浮雕銅模50的立體圖,在浮雕銅模50中形成設有浮雕形狀的凹部51,可藉浮雕銅模50擠壓原料以形成具有相對於凹部51形狀的浮雕狀的半成品(圖中未示)。
請參參閱圖6所示,在浮雕彩色植絨飾品植絨原料成型後,便將植絨原料置於輸送臺(圖中未示)上,經由浮雕銅模50的超音波熱融擠壓使得填充材料層41成型與具有產品外圍形狀的刀模60切壓浮雕狀半成品,以將半成品與廢料61相分離。
再請參閱圖7所示,浮雕狀半成品在與廢料分離後便置於自動計算機對位的行動裝置70上,行動裝置70上設置有由計算機機件控制的染料容置槽71,染料容置槽71中裝設有高滲透力的色料,而染料容置槽71下面裝設有微調高壓水墨噴色機組72,在噴色機組72與浮雕狀半成品之間設置其中設有可欲噴灑色料鏤空部730的網板73,經由上述設備將浮雕狀半成品噴灑上色即成為成品,其外觀形狀形成為具有凹凸的浮雕狀外觀,外圍形狀依照所欲形成的圖樣形成其外圍形狀,並在絨毛層40上噴染有不同的顏色。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特徵在於該飾品的結構分為四層,由上至下分別為絨毛層、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層、離型紙層,並在最上層噴染設有顏色的絨毛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中間層為布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中間層為填充材料層與底紙層,且填充材料層為擠壓形成為浮雕狀的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自粘性彩色植絨飾品,其結構分為四層,由上至下分別為絨毛層、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層、離型紙層,外圍形狀依照所欲形成的圖樣形成其外圍形狀,並在絨毛層上噴染不同顏色。其原料採用絨毛、中間層、自粘性合成膠與離型紙層迭而成,搭配設有鏤空部的網板,經由噴印機噴印具高滲透力的色料,以刀模將圖形外緣切出形成成品,使絨毛層具有彩色圖樣,其中間層為布層或填充材料層與底紙層。其具有絨毛質感的立體浮雕或平面彩色結構,可貼附於物體上,更具優良的裝飾功能。
文檔編號B05D1/12GK2424837SQ0023404
公開日2001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29日
發明者顏國隆 申請人:金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