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為什麼在年紀並不大的時候多次請求退休?李春芳退休後怎麼樣?
2023-10-13 05:50:19 2
李春芳,明朝內閣首輔,南直隸揚州興化人,生於公元1511年,去世於公元1584年,享年七十五歲,字子實、石錄,因為小的時候在華陽洞讀書,所以又號「華陽洞天主人」。
李春芳在二十歲的時候中舉,此後繼續學業,拜歐陽德等大儒為師。嘉靖二十六年下場參加會試,成功考中進士,並且為廷試鼎甲第一名狀元,入翰林院為修撰。
李春芳因為文採出眾,所以被選入西苑寫青詞,受到嘉靖帝賞識,後屢有升遷。嘉靖四十四年,加武英殿大學士,入內閣。隆慶二年首輔徐階致士,李春芳受皇帝特命接替徐階職位,擔任內閣首輔,史稱「狀元宰相」。
李春芳擔任宰相的時候,國家比之正德一朝安定的多。但是他在擔任首輔之位不久之後,卻多次向皇帝上書允許致士。所謂的致士,正是退休。剛剛位極人臣,登上宰相這樣一個讓所有文臣為之努力的位置。不想著如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卻屢次上書請求辭職,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李春芳的離職,不得不提到當時的政治局面。明朝嘉靖年間,雖然沒有向前朝那樣,出現宦官專權進而禍亂朝政的嚴重情況,但是卻有著另一個政治上不可避免,同時給國家帶來較大危害的事件,那就是——黨爭。
黨爭自嘉靖帝大禮議之爭,張璁將當時反對嘉靖帝封生父為皇的首輔楊廷和開始。此後朝中政治的更替,內閣首輔的繼任,幾乎都是以一個人帶領的黨派鬥垮另一個人而完成的。
張璁鬥垮楊廷和一黨的內閣首輔,繼任首輔之位。張璁之後又被夏言鬥垮,夏言被嚴嵩鬥垮,嚴嵩倒在徐階手上,而徐階呢則被高拱打倒。
李春芳入內閣之時,徐階深受嘉靖帝信任和重用。所以李春芳因此事事依附於徐階,得到徐階重用,成為次輔。同處內閣的高拱,後來想要繼續升遷,於是上奏彈劾首輔徐階及次輔李春芳在內閣中狼狽為奸弄亂朝政。被彈劾的當年,李春芳就兩次上書請求致士。
徐階走後他繼任首輔,但是他卻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高興,史記:「始階以人言罷,春芳嘆曰: 『徐公尚爾,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於是上書致士。
隆慶五年,他又屢次上書致士。當時高拱一黨的南京給事中王禎上書指責李春芳「親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職而非分希恩」,實在是「不忠不孝」。而李春芳在給皇帝的奏章中言:「忝居丞弼,既經醜詆,豈可復玷班行之首。」
他之所以多次請求退休,正是因為多次受到奸黨誣告,又吸取徐階的教訓,明白「貴不如安」的道理,於是選擇了退讓。
李春芳退休說了很多的原因,有父母年老回鄉盡孝,有自己身體病弱,請求回家養病。最終讓他歸鄉的,就是他盡孝雙親的原因。
他歸鄉之後,父母具在,因此得以在父母膝下盡孝十年左右,惹鄰裡欣羨。《明史》記:「春芳歸,父母尚無恙,晨夕置酒食為樂,鄉裡豔之。」
除了盡孝父母,還與老友們一起交遊論道,「從裡中鴻生巨儒及諸後生講論道藝」。
最後就是關心民生呢個,雖然官至高位,但回到家鄉之後卻沒有絲毫架子,很快的開始關注家鄉民生。回鄉之後,他親訂《鄉約事宜》,從婚嫁、喪禮、序齒、稱呼、壽誕、相見、分資、柬帖等方面,訂立了一些讓鄉人遵守的條款,希望能讓家鄉禮制習俗更加完備,自成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