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7:02:4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繼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
背景技術:
隨著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對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繼電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繼電器負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市場需要,需要開發一款大功率繼電器,其負載電壓達到800Va.c.,切換電流至少需要達到90A。所用繼電器需要遵守相關標準的同時,還要按實際的使用環境要求(氣壓、汙染等),設定合適的爬電距離及電氣間隙,需要有足夠的絕緣性能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電氣性能的穩定。
現有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繼電器,通常採用拍合式磁路,該繼電器包括底座、線圈、鐵芯、銜鐵、軛鐵、動簧、靜簧等部件,線圈裝在底座上,鐵芯插在線圈中,軛鐵配置在線圈處,銜鐵則配合在軛鐵的刀口處,當線圈工作時,銜鐵的一端吸向鐵芯並帶動動簧的動觸點與靜簧的靜觸點相接觸。現有的這種繼電器結構,切換負載電壓較低,無法滿足大功率切換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無法直接滿足高絕緣性能(高爬電距離)的要求,其爬電距離無法滿足800Va.c.下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通過結構的改進,既能夠滿足大功率切換能力的要求,又能夠滿足高絕緣性能(高爬電距離)的要求,並具有滅弧效果好,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包括底座、線圈、鐵芯、銜鐵部分、軛鐵、動簧和靜簧;所述線圈、鐵芯和軛鐵相互配合併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銜鐵部分為L型,銜鐵部分配合在軛鐵的刀口處,銜鐵部分的一邊與動簧相連接,銜鐵部分的另一邊與鐵芯相配合;所述銜鐵部分由作為銜鐵部分另一邊的銜鐵、作為銜鐵部分一邊的連接片和塑料件構成,銜鐵和連接片分別與塑料件相連接,且銜鐵和連接片在塑料件內絕緣隔離;所述塑料件設有用來增加銜鐵與連接件之間爬電距離的至少一個凹槽或至少一個凸條;所述靜簧包括靜簧片,該靜簧片由用來固定靜觸點的第一聯接部、用來作為引出腳的第二聯接部以及第一聯接部與第二聯接部之間的彎折部構成,當靜簧片安裝在底座時,所述彎折部處在底座的底板的外面。
所述靜觸點固定在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厚度方向的內側一面,使所述動靜觸點的配合位置處於靜簧片的彎折部的上方,從而能夠利用流過靜簧片的彎折部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在動靜觸點斷開位置產生一個向上的電動力,以實現滅弧。
所述銜鐵和連接片通過塑料件以嵌件注塑方式連接成整體。
所述底座設有用來卡裝所述靜簧片的卡槽,所述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寬度的兩邊分別設有凸部,所述靜簧片通過兩邊的凸部與底座的卡槽之間呈過盈相配合,使靜簧片卡固在底座上。
所述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寬度的兩邊的凸部的上沿還設為斜面,使靜簧片能夠從底座的底板的外面插進底座中。
所述底座的底板,在對應於所述卡槽的邊緣還設有能夠讓固定於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靜觸點通過的讓位部。
所述的靜簧片的彎折部還設有沿著厚度方向的通孔。
所述的靜簧片的第二聯接部設為分叉結構。
所述塑料件的凹槽或凸條是沿著銜鐵的寬度方向設置。
所述動簧包括動簧片、動觸點和墊片,所述動觸點和墊片通過鉚接相固定形成動觸點部分,所述動簧片的一端與所述銜鐵部分的連接片鉚接相固定,動簧片的另一端與動觸點部分相固定。
所述動觸點和墊片為一體結構或分離的兩個零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將銜鐵部分設計成由作為銜鐵部分另一邊的銜鐵、作為銜鐵部分一邊的連接片和塑料件來構成,且銜鐵和連接片通過塑料件以嵌件注塑方式連接成整體,銜鐵和連接片在塑料件內絕緣隔離,在塑料件上設有用來增加銜鐵與連接件之間爬電距離的至少一個凹槽或至少一個凸條;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通過對銜鐵部分嵌件注塑部位加設凹槽或凸條,在保證嵌件注塑強度的情況下,增加了連接片與銜鐵之間的爬電距離,能夠滿足產品有較大的爬電距離(代表產品爬電距離達到12.5mm以上),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能夠滿足高壓負載的需求。
2、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將靜簧片設計成由用來固定靜觸點的第一聯接部、用來作為引出腳的第二聯接部以及第一聯接部與第二聯接部之間的彎折部構成,當靜簧片安裝在底座時,所述彎折部處在底座的底板的外面;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能夠保證在特定引出腳位置的情況下(引出腳間距可根據折彎部分進行調整),切換負載過程的飛濺物直接掉落在底座上,防止飛濺物直接掉落在金屬(靜簧片)上引起產品耐壓下降,提高產品絕緣性能可靠性。
3、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將靜簧片設計彎折部,且靜觸點固定在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厚度方向的內側一面,使所述動靜觸點的配合位置處於靜簧片的彎折部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能夠利用流過靜簧片的彎折部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在動靜觸點斷開位置產生一個向上的電動力,以實現滅弧,從而能增加滅弧的能力,提供觸點切換負載的可靠性。
4、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在靜簧片的彎折部還設有沿著厚度方向的通孔,以及將靜簧片的第二聯接部設為分叉結構;能夠降低熱傳導速度,提高大容量引出腳的焊接性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不局限於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未裝外殼)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底座部分(包括靜簧)的俯視圖;
圖4是沿圖3中A-A線的剖視圖;
圖5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靜簧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動靜觸點相配合狀態的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銜鐵部分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銜鐵部分的主視圖;
圖9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銜鐵部分的俯視圖;
圖10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銜鐵部分的側視圖;
圖11是沿圖8中B-B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參見圖1至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包括底座1、線圈21、鐵芯22、銜鐵部分3、軛鐵23、動簧4和靜簧5;線圈21包括線圈架和纏繞在線圈架的漆包線,鐵芯22插在線圈架的通孔處,軛鐵23為L型,軛鐵23的一邊在線圈架的通孔的一端與鐵芯22相固定,線圈21、鐵芯22和軛鐵23配合形成的部件安裝在底座1上;所述銜鐵部分3為L型,銜鐵部分3配合在軛鐵23的刀口處,銜鐵部分3的一邊與動簧4相連接,銜鐵部分3的另一邊與鐵芯22相配合;所述銜鐵部分3由作為銜鐵部分另一邊的銜鐵31、作為銜鐵部分一邊的連接片32和塑料件33構成,銜鐵31和連接片32通過塑料件33以嵌件注塑方式連接成整體,且銜鐵31和連接片32在塑料件33內絕緣隔離;所述塑料件33設有用來增加銜鐵31與連接件32之間爬電距離的至少一個凹槽或至少一個凸條;本實施例是在塑料件33的一面設置一個凹槽331,在塑料件33的另一面設置兩個凹槽332;所述靜簧5包括靜簧片51,該靜簧片51由用來固定靜觸點52的第一聯接部511、用來作為引出腳的第二聯接部512以及第一聯接部與第二聯接部之間的彎折部513構成,當靜簧片51安裝在底座1時,所述彎折部513處在底座1的底板11的外面。
本實施例中,底座1設有用來卡裝所述靜簧片51的卡槽12,所述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511的寬度的兩邊分別設有凸部5111,所述靜簧片51通過兩邊的凸部5111與底座的卡槽12之間呈過盈相配合,使靜簧片51卡固在底座1上。
本實施例中,靜簧片51的第一聯接部511的寬度的兩邊的凸部5111的上沿還設為斜面5112,使靜簧片51能夠從底座1的底板11的外面插進底座1中。
本實施例中,靜觸點52固定在靜簧片51的第一聯接部511的厚度方向的內側一面,使所述動靜觸點的配合位置處於靜簧片51的彎折部513的上方,從而能夠利用流過靜簧片的彎折部513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在動靜觸點斷開位置產生一個向上的電動力,以實現滅弧。
本實施例中,底座的底板11,在對應於所述卡槽12的邊緣還設有能夠讓固定於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的靜觸點52通過的讓位部13。
本實施例中,靜簧片51的彎折部513還設有沿著厚度方向的通孔5131。
本實施例中,靜簧片51的第二聯接部512設為分叉結構。
本實施例中,塑料件33的凹槽331、332是沿著銜鐵31的寬度方向設置。
動簧4包括動簧片41、動觸點42和墊片43,所述動觸點42和墊片43通過鉚接相固定形成動觸點部分,所述動簧片41的一端與所述銜鐵部分的連接片32鉚接相固定,動簧片41的另一端與動觸點部分相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動簧4為雙觸點的橋式結構。
本實施例中,動觸點42和墊片43為分離的兩個零件,當然,動觸點和墊片也可以為一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採用了將銜鐵部分3設計成由銜鐵31、連接片32和塑料件33來構成,且銜鐵31和連接片32通過塑料件33以嵌件注塑方式連接成整體,銜鐵31和連接片32在塑料件33內絕緣隔離,在塑料件33上設有用來增加銜鐵與連接件之間爬電距離的凹槽331、332;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通過對銜鐵部分嵌件注塑部位加設凹槽,在保證嵌件注塑強度的情況下,增加了連接片與銜鐵之間的爬電距離,能夠滿足產品有較大的爬電距離(代表產品爬電距離達到12.5mm以上),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能夠滿足高壓負載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採用了將靜簧片51設計成由用來固定靜觸點的第一聯接部511、用來作為引出腳的第二聯接部512以及第一聯接部與第二聯接部之間的彎折部513構成,當靜簧片51安裝在底座1時,所述彎折部513處在底座的底板的外面;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能夠保證在特定引出腳位置的情況下(引出腳間距可根據折彎部分進行調整),切換負載過程的飛濺物直接掉落在底座上,防止飛濺物直接掉落在金屬(靜簧片)上引起產品耐壓下降,提高產品絕緣性能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用大功率高絕緣性能繼電器,採用了將靜簧片51設計彎折部,且靜觸點52固定在靜簧片的第一聯接部511的厚度方向的內側一面,使所述動靜觸點的配合位置處於靜簧片的彎折部的上方;如圖6所示,當觸點斷開負載時,會產生電弧,通過對靜簧引出腳折彎處理,使其產生電動力,將電弧拉長,加快電弧熄滅。假設電流由右側靜簧腳流入(如圖6中箭頭所指),左側靜簧腳流出,則右側靜簧腳折彎處的電流產生磁場,根據電流流向,觸點斷開時電弧所受到的電動力為垂直於折彎部位朝上;左側同理。當電流反方向時,電動力方向依然朝上。因此通過靜簧片折彎處理後,不管電流方向如何(適用於交流負載),其電弧均受到垂直朝上的電動力,能增加滅弧的能力,提供觸點切換負載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在靜簧片的彎折部513還設有沿著厚度方向的通孔5131,以及將靜簧片的第二聯接部512設為分叉結構;能夠降低熱傳導速度,提高大容量引出腳的焊接性能。
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