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南洪北孔」之洪升的作品都有哪些

2023-10-12 07:05:24 1

  具有「南洪北孔」之一的洪升一生有很多的著作,有詩集,雜劇等戲劇作品,但流傳下來的著作並不是很多。流傳的作品中,屬《長生殿》最為著名,題材取自白居易的《長恨歌》。接下來的戲劇文化就跟著小編去了解「南洪北孔」之洪升的作品都有哪些。

  洪昇的著作現存6種:《詩騷韻注》(殘缺),詩集《稗畦集》、《稗畦續集》、《嘯月樓集》;雜劇《四嬋娟》、傳奇《長生殿》。詞曲散見他書。其他戲劇作品,如《沉香亭》、《舞霓裳》、《迴文錦》、《回龍記》、《鬧高唐》、《錦繡圖》、《長虹橋》、《天涯淚》、《節孝坊》等均已失傳。

  《長生殿》,講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既批判了唐玄宗荒廢朝政、楊國忠擅權,也有對楊貴妃的同情和批判。

  《四嬋娟》也是其代表作,分別講了謝道韞、衛夫人、李清照和管仲姬的愛情故事

  作品綜述
  洪昇的詩在當時有一定名氣。集中多是紀遊、贈人和感懷之作,內容大都感慨自己的坎坷身世和抒發個人的窮愁,調子比較悽涼。間或也有感慨興亡及同情人民的詩篇。他的詩雖然思想不甚深,卻具有真情實感。詩風接近唐人,於平淡處見工力,無雕琢矯飾之弊。他的散曲現存者有5個套數,雖是應酬之作,卻也透露出他瀟灑恬淡的情懷,造辭遣句,清新秀逸,可以看出作者的工力。

  長生殿


  洪昇致力於戲劇創作,在《長生殿》之前寫過不少劇本,現僅存雜劇《四嬋娟》。此劇仿明代徐渭《四聲猿》,四折各寫一個故事,有謝道韞詠雪、衛茂漪簪花、李易安鬥茗及管仲姬畫竹。

  據洪昇在《長生殿例言》中所述,第一稿寫於杭州,劇名《沉香亭》,中心是寫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前完成。第二稿寫於移家北京之後,因友人說《沉香亭》的「排場近熟」,於是刪去李白的情節,改寫為李泌輔佐肅宗中興,更名《舞霓裳》,寫成於康熙十八年(1679)。最後一稿,去掉李泌的情節,「專寫釵合情緣,以《長生殿》題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人物塑造
  作者成功地寫出了李隆基倦於政事,耽於安樂,「弛了朝綱,佔了情場」,把國家陷於苦難的深淵。作者把《進果》一出安排在《偷曲》和《舞盤》之間,以宮廷的享樂和人民的痛苦形成對比,大有深意。作者寫出了帝王的愛情並不專一,因此李、楊之間儘管纏綿繾綣,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波折和汙點。七夕密誓之後,兩人的愛情有所發展和鞏固,然而漁陽顰鼓已動地而來,他們終於自食苦果。

  作者處理楊玉環這個人物也有特色。他並不像明人傳奇《驚鴻記》那樣寫「太真穢事」,而是寫出了一個帝王寵妃的既驕縱、悍妒又溫柔、軟弱的典型性格。作者對她既有批判,又有所同情。儘管她在馬嵬坡下自盡,承擔了一切罪惡,但作者並沒有把安史之亂的全部罪責歸之於她。《彈詞》一出中,以鐵笛擅名的李謩說:「休只埋怨貴妃娘娘,當日只為誤任邊將,委政權奸,以致廟謨顛倒,四海動搖」,也代表了作者的觀點。

  作者通過《賄權》、《禊遊》、《疑讖》、《權哄》、《進果》等出,寫出了皇帝和貴戚的窮奢極侈,宰相的弄權誤國,權臣間傾軋不已,官僚們趨炎附勢,志士仁人痛心疾首,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與宰相楊國忠及逆藩安祿山相對照,作者精心塑造了郭子儀和雷海青這兩個出身低微的英雄人物,他們忠心報國,大義凜然。(《疑讖》一場寫郭子儀酒樓買醉,作者藉此傾注了自己淪落不遇、憤世嫉俗的情感。(《罵賊》)以琵琶憤擊安祿山,終於慷慨捐軀,作者寫來栩栩如生。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唱詞涉及了滿族統治者,再加上《彈詞》一出表現了濃厚的興亡之感,觸犯了當時的忌諱,為康熙帝和明珠等滿族官僚所不喜。

你可能也喜歡:


文房四寶之徽墨的品種與特點
傳統文化:頗負盛名的徽墨文化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