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中單杆內部水路噴泉式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9:50:4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頂杆,尤其是涉及一種模具中單杆內部水路噴泉式結構。
背景技術:
頂杆是模具中常見的一種配件,在塑料模和壓鑄模中頂杆主要用來從凸模或凹模中將注塑成型的產品脫離凸模或凹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對產品和模具進行快速冷卻,現有的冷卻方式大多採用在模具內設置冷卻水道進行冷卻,而在模具內設置冷卻水道結構複雜,費時費力,加工難度大,製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模具中單杆內部水路噴泉式結構,其結構簡單可靠,加工方便,能夠將頂杆和冷卻水道兩者相結合,簡化了模具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模具中單杆內部水路噴泉式結構,包括模具和頂杆,模具中有供頂杆插入的孔道,所述頂杆內部中空,頂杆內孔中設置有套管,頂杆下部外表面設置有螺紋且螺紋連接有進水閥塊,套管下端固定在進水閥塊內,所述進水閥塊的進水口與套管內孔相連通,所述進水閥塊的出水口與套管外側的頂杆內孔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進水閥塊上端面沿軸向設置有與進水口、出水口均連通的階梯孔,階梯孔中的上端螺紋孔與頂杆螺紋連接,階梯孔中的套管連接孔與套管的外徑相適配,所述套管底部高度低於頂杆底部,出水口的高度高於套管底部且低於頂杆底部,進水口高度低於套管底部。
優選的,所述頂杆頂部外側面設置有鍵槽,頂杆與模具之間通過楔形鍵配合螺釘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頂杆下部設置有供頂杆斜向頂出的斜頂出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頂杆與進水閥塊之間、頂杆與模具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將頂杆和冷卻水道兩者相結合,簡化了模具結構,冷卻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4為圖3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5為圖4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4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4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進水閥塊的剖視圖;
其中:1—模具;2—頂杆;3—套管;4—進水閥塊;5—進水口;6—出水口;7—階梯孔;71—上端螺紋孔;72—套管連接孔;8—楔形鍵;9—斜頂出裝置;10—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模具中單杆內部水路噴泉式結構,包括模具1和頂杆2,模具1中有供頂杆2插入的孔道,所述頂杆2內部中空,頂杆2內孔中設置有套管3,頂杆2下部外表面設置有螺紋且螺紋連接有進水閥塊4,套管3下端固定在進水閥塊4內,所述進水閥塊4的進水口5與套管3內孔相連通,所述進水閥塊4的出水口6與套管3外側的頂杆2內孔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進水閥塊4上端面沿軸向設置有與進水口5、出水口6均連通的階梯孔7,階梯孔7中的上端螺紋孔71與頂杆2螺紋連接,階梯孔7中的套管連接孔72與套管3的外徑相適配,所述套管3底部高度低於頂杆2底部,出水口6的高度高於套管3底部且低於頂杆2底部,進水口5高度低於套管3底部。
優選的,所述頂杆2頂部外側面設置有鍵槽,頂杆2與模具1之間通過楔形鍵8配合螺釘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頂杆2下部設置有供頂杆2斜向頂出的斜頂出裝置9。
進一步的,所述頂杆2與進水閥塊4之間、頂杆2與模具1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10。
實際脫模時,將冷卻水連接至進水口5處進入套管3內孔中,向上傳送至模具1內進行冷卻,模具1內的冷卻水經套管3外壁與頂杆2內孔之間的間隙回流至出水口6處流出,整個過程簡單方便,安全可靠,能很好地對模具1進行冷卻。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並非對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